最好的时光。

我们坐在桌子的周围,一言不发。嘈杂的餐馆在用嘈杂来宣告着我们应该用密集的交谈来确认我们在嘈杂环境的存在感,然而我们却安静的自顾自的吃着饭,吃累了就看看窗外的人和事,在餐桌上的三个人都这样持续着缄默的状态,一言不发,却并不尴尬。

餐桌上的三个人都是男生,我们是大学同学,也是这么多年来最好的朋友。我们本来是一群有男有女组成的小团体,然后随着女生们纷纷有了男友或者回家乡发展,最后我们的小团体最后就剩下我们三个男生。除了我去广州工作的一年,我们相约我们要至少一个月见面一次,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们的聚会风雨无阻,不管是相约爬山,还仅仅是一起吃饭,这样的聚会都几乎没有断过。这一次因为其中一个人去国外出差,我们大概有三个月没有见到,于是当他回国之后我们就马上约饭局,各自拖着疲惫的身体见面,但是见面大家也并不着急着去问对方在国外的见闻,见到眼前的这个人,与他共处在同一个空间,已经是此刻最重要的事情。

说来这样的组合是奇怪的。三个男生,两个单身,其中我还是同性恋;一个有女朋友,却是在等着分手。三个男生能保持九年的好朋友关系,并且他们从来不会质疑我的同性恋身份,我想也许他们也许一直以来都是知道的,因为了解,所以并不需要说出来。我们一直保持这样的相处哲学,因此一直以来尽管我们都在经历人生的各种演变,彼此也一直有出演重要的角色,却从来没有出现危机,彼此深谙最合适对方的相处之道。

我从广州回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其中一个人一直对我们避而不见,每次都是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推脱。他那时候本来想要出国,然而申请遇到了问题,家里的关系也一直僵持不下。他在人生最低潮的时候,也许他觉得怕我们对他失望吧。我深深理解他,所以一直不曾push,直到他拿到现在所在的外企的offer,才主动约我们见面,并且在饭局之后安排了话剧,宵夜等,可见他当时的受挫感有多深。那时候我的所谓『光芒』耀眼,也许在不经意之间伤到了他。

一次我回母校去跟以前的老师送书,他得知之后给院办的老师打了个电话,恰好我也在场。他寥寥数语向教务老师交代着目前的状态,也表达对我的祝贺,然后匆匆挂了电话。那次对我的触动很深。我想在他的心中,他一直有一个他认为他应当成为的他自己,然而他这么多年来发展一直让自己失望,因此他也认为这会让我们失望。

在那之后,我们对所谓的『理想』避而不谈,本科毕业的时候我们还能去畅谈人生畅想未来,可是毕业后五年的人生是我们在社会着陆的五年,这五年的人生也许可以当成未来的精彩注脚,也可能会成为未来最痛心疾首的一段人生。然而28岁的时候当我们还可以是很好的朋友,我们关心彼此的成长,甚至希望对方比自己更幸运更成功,然而在见面的时候却要对自己最关注的那部分,心里最疼痛的那部分避而不谈。然而我们心里却装着对对方最深刻的关怀和理解,是因为如此懂得,所以故意视而不见

九年前我们初认识的时候,哪里会想到有一点我们会在『理想』这两个字面前,会变得如此卑微。

沉默够了的时候,也可以说说话。那个巴黎风景啊,长途跋涉啊什么的,都不再是我们最关心的话题。眼前的这个人,此刻经历的挣扎一定比我还复杂。这也不过是漫漫人生中的一个最具有样板意义的百味杂陈的阶段罢了,等这段岁月过后,我们一定会更加懂得吧。

假如借我一年生命。『番外篇』

娘亲说姥爷生前脾气不好,经常发火,吓得他们兄妹五人屁滚尿流。每当讲完这些,她总是会语重心长的加一句:姥爷也是可怜人,脾气不好才会短命。

姥爷还是少年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带着襁褓中的弟弟改嫁。于是这个少年开始在家族中四处为家,吃着百家饭,仗着奶奶的疼爱长大成人,自立门户。然而那个年代有什么自立门户的资本可言,无非是大公社仍旧是百家饭,谁家比谁家也强不到哪里去。然而他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要供那个已经改了姓的弟弟读书。这个梦想是他心里的伤,他曾经被抛弃,他用供弟弟读书的方式向死去的父亲和改嫁的母亲宣誓自己的存在:我并不注定是一个孤儿。然而为了实现供亲弟弟读书的梦想,他却让自己的长子失去了上学的机会,把自己的小儿子送给别人寄养,让这两个儿子一辈子记恨。

我对于姥爷的记忆很少,记忆深刻的部分是他已经全身瘫痪,连吃饭都要人来喂。我经常周末跟母亲一起回到姥爷家,趁母亲和姥姥在闲话的时候,我会用勺子来喂姥爷食物。那时候他总是对着我傻笑,一脸的幸福,我一点都看不出来眼前的人跟脾气不好有什么关系,我觉得他受了一辈子辛苦,终于满脸微笑,真是好。

后来姥爷走了,走的时候,才五十出头。我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母亲的大眼睛哭得又红又肿,小姨本来是家里的明星,那样子也像是凋谢了一般。我们这些小孩子只是觉得每天可以吃吃喝喝,可以不去上学,甚好。哪里懂得永不再见是怎样的人生况味。

那个被送养出去的舅舅才因此第一次见到,看到他跟姥爷和大舅相似的骨架、脸型、眼睛甚至是神情,年纪不大却满脸忧愁。他只进到院子里,大舅接待他,他没有呆多久走了。姥姥杵在屋里没有出去,硬是撑着没有说话也没有哭。据说,小舅舅是来看看有没有家产可以分的,然而在葬礼的时候来要钱,确实不好看,就走了。说到父亲的去世,我想他可能并不知道他的跟他的父亲长得那么像,而被送走的原因,尽管姥姥总是对着我们无数次的讲,讲的时候无数次的哭,然而当事人心里的伤,谁也不知道会结出多深的伤疤。

按照家乡的习俗,姥爷必须在家里停留七天。七天里面,姥姥都像没事的人一样,张罗里外,生怕让大的『家族』里有什么意见。到最后出殡的时候,姥姥却不肯出来,于是才开始坐在里屋一直哭,大声哭。很多年以来,那一幕如此深刻的印在我的心上。我一直以为那个哭声只是一个仪式,是习俗。后来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她的哭声,岂止是忍了七天而已。

 

姥姥从16岁嫁到姥爷家。她选择婆家的标准很简单,有房有田,『没有公婆更好』。于是她爽快的嫁给了那个没有父母的少年,勤劳,勇敢,生儿育女。然后慢慢发现,自己的男人怎么跟牛一样倔。在吵架吵不和的时候,就往娘家跑,据说在一起生活的大几十年,两个人吵架打架要么就没有,要么就惊天动地,有一次甚至已经闹到要离婚的地步。那个年代的离婚多么震慑人心啊,然后姥姥看见这些自己的子女们一个个充满期待的惊恐的看着她,眼泪一抹心一软,留了下来。在那之后,再也没有大动干戈过。

对于姥姥来说,姥爷也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山。越是相处,越能理解这个男人为何成为今天的样子,为他洗衣做饭,为他养育子女,心疼他爱怜他,可是还是有恨的时候。为什么自己的儿子不留要供养小叔子?为什么不供自己的长子读书却要供小叔子读书?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孩子们都在极度集权的姥爷身边吓得没了魂。胆子最大的是小姨,『敢顶嘴敢不服从』,最终成为天之骄子的村里少有的大学生,因此幺女成了姥爷身边的心头肉。

在姥爷走后没几年,姥姥有一晚突然从床上掉下来动弹不得。送到医院才知道得了脑血栓,竟然跟姥爷是一样的病。那些日子,我也经常去姥姥家,守着她打点滴,在她孤独的时候陪她说话,打完点滴拔完针头才走。姥姥比较喜欢我拔针头,她好像对我就跟对我母亲一样放心。然而在家乡,姥姥跟外甥仍旧是有芥蒂的,我只将其当做替母亲尽孝道的方式。当然,这引起我奶奶的不满,虽然她总是以此向外人夸赞我的孝顺。姥姥生性敏感,生怕麻烦子女,先是要求我们在她的居室里买一个罐装的煤气灶,然后又靠着惊人的毅力恢复走路,最后又可以自己给自己做饭吃,在不协调的动作下,还能包包饺子什么的,这让上了年纪的奶奶惊讶不已:这个老婆子,真不简单!

今年过年回家,我被奶奶拉到一边说:『多安抚你妈妈,她不容易』。追问之下才知道姥姥又被查出得了癌症。在一个已经虚弱不堪的身体上,癌症简直就是在向他夺命。一家人合计姥姥已经根本受不了化疗。一家人四处求医问药,最后小姨终于偶得中药良方,姥姥服了一个月的药之后,病情又有了好转。闲不住的她又开始帮刚生产完的姐姐忙里忙外。

大年初二到姥姥家的时候,我仍旧按照奶奶的叮嘱装作对其病情毫不知情。可是一坐下,姥姥就问完学业和工作的情况之后,直接说:『我得了XX癌,活不久了』。听到这里,我忍住惊魂未定,旁边的妈妈和小姨开始流眼泪。我给姥姥包红包,姥姥一直推,说自己根本也没什么花钱的机会了。我虽然从小是在奶奶家长大,外婆家对我的养育实在有限,但那一刻血脉之间的联结突然将我击中,我竟然难受的心疼。在我的坚持下她收下了红包,然后她说她有事要宣布。姥爷走后她也一直计划自己的身后事。养老金赡养费什么的攒一攒,也有好几万块钱。她说她不愿意给子女添一分钱的麻烦,自己早就攒好了棺材钱。

回家后,妈妈说,她在姥姥生病后才知道,原来姥姥并不是曾外祖父的亲生女儿,她在娘家纵横十里,每当有大决定现在姥姥的弟弟妹妹仍旧要来请示姥姥的意见,原来她自己那么清楚,自己身后原来藏着这么大的秘密。妈妈说,她藏了这么久,在她觉得她真的就要开始倒数时间的时候,她才把秘密说出来。

而那个她随便挑了挑的少年,她一辈子爱一辈子恨的少年,也许并不是那么随机的事件。她如此懂得姥爷的心酸,是因为她自己一辈子也在察言观色中成长,谁晓得她在那么久之后选择嫁给的人却用一生来让她变得更坚强更宽容,姥姥将其称作『逃不脱的宿命』。而那个七日之后的嚎啕大哭,一定不仅仅是年少无知的我想的那样。那是她对于自己哀伤的生命的嚎啕大哭。为什么到了晚年,人生仍旧要如此沉沉浮浮?

可是我只是心疼母亲,姥姥要是也走了,她就成了一个没有爸爸妈妈的人了。这个世界上就只有我跟他有直接的血缘关系,那么她一定很孤独,想哭的时候都没有人给她一点点母爱。

 

还在读大学的时候,高中同学中还流行同学聚会,大家从北京上海武汉南京广州大连又重新聚集在高中母校,看着蓝色的校服飞舞;28岁的时候,真的连给高中同学打一个电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偶然看到高中同学来电,也暗自会琢磨,肯定是婚礼邀请,还在想着不接电话的理由。

但是说到聚会,就会有说不完的八卦。比如有人已经不是处男了,有人跟自己的师姐谈恋爱,有人出国了……曾经叱咤风云的自己开始想要躲起来,开始习惯另一种角色的转换,那会是未来的常态。然后一个消息被一个女生轻易的说出口的时候,吵吵嚷嚷的聚会变得安静;啊?什么?XXX去世了?

他们口中说的XXX,不是别人,正是学校足球队的队长,一脸帅气,白道黑道通吃;想象中这个人应该只能活一百岁吧?大家震惊的不是其他,而正是,为什么是他?那个想象中绝不会和死亡联系起来的人。再后来大家开始猜测死因,有人说是车祸,有人说是私生活不检点,然后有人说出真正的原因,是白血病。

高中时期正是韩剧大行其道的时期,白血病大家都非常明白,于是一个光头的XXX就在大家眼前浮现,那个曾经叱咤整个省足球场,博得无数女生尖叫的美少年,如同他患病的名字那样,消失了。

从前,死亡总是伴随着着衰老的过程,慢慢逝去;而这个人,跟你同样的少年模样,却已经成了往生的人。你们曾经几面之缘,也许说过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但是你可能会永远记得他。你甚至在想,他至少不用经历大腹便便的中年,将容颜留在最好的时候,也是好的。

我将这个消息告诉在国外的好友,她与她渊源很深,她说她在已过湛蓝温暖湿润的天气中没法不流泪。

小时候一个邻居家的小弟弟溺水而死;长大后吞噬人生命的原因越来越多,大学时期,几面之缘的师兄在日本留学时也莫名去世,消息传来,莫不伤感。似乎所有的逝去已经不只与年纪相关,我们曾经认识的人,某一天也可能是我们自己。

 

这已经是我不愿意再去回忆的一个故事。

认识她的时候,她笑靥如花。她从后面将我叫住,问我是不是某个博客的主人,然后留下电话号码。我本来这样就结束了,谁知道还有那么多的后续故事。

后来她就开始追我了。很直接,不转弯。我那时候还沉浸在对于H同学的深深痴恋之中,无法自拔。我将我的秘密告诉她,她有点吃惊,却不慌张,『我要把你变过来』。

那时候我们才认识两个月,我躲在盥洗室跟她电话,临了,她说,她也要告诉我一个她的秘密。然后电话那头的她说,她有一种先天性的遗传病,无法医治,现在的生命就在倒计时。

那时候,我真的只当她在开一个玩笑,而已。于是像对待其他的暧昧那样,仍旧对她忽冷忽热。

在我认识她的第二个年头,我临毕业,她病情加重;我已经相信那不是一个玩笑了。我早上载她去食堂吃饭,送她去上课,周末载她回家。那是一段很暧昧和甜蜜的时光,我不是她的男朋友,她也不是我的女朋友,我去她家接她她父母也不会问我是谁;我载着她在中关村附近转悠,去人大华星看早场电影,在成府路飞驰,眼看着春天就要过完了,她也必须要住院了。

那年的北京夏天,我在炎热的各个政治考研班辗转,累了出来跟她打电话,鼓励她。现在再回头翻她生前写的日志,会知道她其实关于死亡是想的很透彻的。所以那时候我给她的电话其实只是为了浪费时间而已,就是你一言我一语的相互逗趣而已,那时候我的智慧水平什么都给不了她,反而是她的病友们之间的互相倾诉彼此分享心里的苦。她总说她讨厌半夜听到那些痛苦的哀嚎,我说那你快点好起来啊,可是她再也没有出来过。

她走后的好长时间我都哭不出来,总觉得她还没走,还在那里,只是出去旅行了。只是我后来打过去的电话发出去的短信再也没有人回复过,她的博客MSN和QQ也再也没有人更新过。后来真的觉得她可能是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旅行了,只是在跟我开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直到她走后一个月,我仍旧每天如同做梦般,我躲在蜜友家。应该是深夜,我在恍惚间看见她的手,那是一双在挣扎着活的手。过早参透生命的她,在最后的弥留之际,应该还是热爱和迷恋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的。那一刻,我才第一次透彻的通透的泪如雨下。

 

年后听到好朋友说,共同的某个好友的母亲去世了。癌症复发。

第一次癌症被治好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好像上天的眷顾那样,又捡回一条命,口中的抱怨反而少了,每天都抱着感恩的心态在生活。

大学两年,是他们家最动荡的两年。因为母亲生病,当下的收入无法支撑,于是父亲开始外出赚外快。这一下倒好,不仅母亲的费用够了,就连儿子出国自费出国留学、疏通关系进大公司以及北京买房的钱都够了。一家人都觉得这是上天额外的馈赠。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谁知道呢?

等我们都顺利进入了职场,却听闻他母亲癌症复发。我们都知道那意味着什么。于是我趁过年回家的时候赶紧去看看她妈,被化疗折磨的人已经没有了什么力气,只觉得声音轻飘飘的,但是仍旧在叮嘱我在广州要如何要如何,以后要跟朋友好好相处,相互协帮,看着我们长大挺不容易的,之类的。听着人很心酸。

年后才听说他母亲去了,我们都不知道。他在万家团圆的时候送走了自己的母亲,没有通知任何一个人,就在春节的时候。他妈妈生前总希望看到他成家,他一直四处寻觅也没有遇到合心的结婚对象,到最后也许他也没有预料到,生命竟会如此短,短到等他找到结婚的人的时间都没有。

所以,怎么会有人可以借我『一年』。一天听广播,DJ说他最爱吃他母亲做的饭,然而母亲生前最后的话是,『人生太短了,短到连再为你们做一顿饭的时间都没有。』

 

后记:

某好友今天在QQ上说,我整天发掘自己过去的故事真是没劲,看多了就腻了,他希望我能像给他讲电话那样说出他想要那些内容,最好是有营养的。可是我想说,我无意做任何人的人生导师,也不想做谁的心灵鸡汤生产者。我写作只是为了自我救赎,不为了任何目的。我不想因为写东西而出名,因此,我写东西也不会刻意去取悦任何一个人。如果说真的有什么目的,那就是我想表达一个不完美的我,然后我想要把这样的不完美记录下来。

我提议玩这个『命题作文』的游戏,其实无非是想偷窥下我周遭人的世界,对你们来说,让你们焦虑的感动的疼痛的部分,跟我的有什么不一样吗?需要定期给杂志交稿的我实在是厌倦统筹帷幄和谋篇布局,我真心只是希望找个地方来书写当下的自己,让自己放轻松,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么多人对我的写作有意见,那应该表示你们对我有期待吧?我小小吃惊了一把。

出这个题目确实挺难的。最初的那篇算是一个引子,那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回答。当然我知道,因为我的人生可能不仅仅只有一年,因此我可以再让自己对父母的爱酿的浓厚一点,同时去寻找我爱,也爱我的真正的『小太阳』。爱作为人生的终极问题,无法到达,唯有接近;另外就是想要对当下生活做一个反思,我希望能策略性的进行一些调整。很多人说不喜欢这篇,虽然我写的非常坦诚,也许是没有共同的疼痛感吧。于是今天写这篇『番外篇』也是临时起意,写到家事,于是想要串起来。到我们这样的年纪,会有不断的遇到跟我同样的遭遇,在我们变老的时候,我们的朋友,父母,都在变老,一辈子都在学习离别的课程。从这个角度讲,我真心希望大家都能以『借来的时间』的态度来面对我们的人生,真心对待父母、朋友、爱人,不要永远把爱放在未来。

最后,欢迎更多的人加入。谢谢你们愿意看我的故事,谢谢你们愿意分享你们的故事。

假如借我一年生命。

最初想要找些人来一起写『命题作文』,初衷其实很简单,一方面想要找一些人来督促自己写东西,希望能把自己一个阶段的疼痛记录下来,为自己的成长做个记录;另一方面,则是我想看看在你们30岁,25岁和22岁的人生里面,疼痛的东西有什么不同?于是,终于找了一些人来写,还没交第一期作业的时候,就有人打起了退堂鼓。我想不是因为真的没时间写,而是因为这个题目,实在不好写。

一年人生,在我们的这个人生阶段,可能真的是很快就过完了。仿佛就是换一身衣服,攒几次饭局,熬几次通宵,K几次歌,落几次泪,一年就过完了。然而一年如果成为一个时间的节点,到那时候我们就必须要交出一份答案,比如高三,大四——但是大多数的时候,人们还是倾向于安稳的活着。年岁渐长,从前不够熟悉的概念越发在心中意义丰富,尤以『年岁』本身为多。在我这个年纪,似乎是要给自己所处的位置给一个解答了,有人结婚了,有人生子了,有人出国了,有人出柜了,有人艾滋阳性了……对于人生的各色解答在我眼前真实展现的时候,我也很想问自己,接下来的人生,究竟要如何过呢?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不再是能拖延的方法;学生时期每天上自习做运动的『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也不再见效。然而人生总是要过到尽头的,如果我们采取极端推理的方法来,如果我的人生只剩下一年,我会如何来过呢?

然后我发现,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推导,那我现在过的生活首先要被抛弃。去你妹的忙碌的生活,去你妹的失眠,去你妹的没空睡觉,去你妹的真爱,去你妹的好久不做爱,去你妹的牺牲自己……一下子,此刻在辛苦坚持的东西都被消解了,少年时期刘若英啊屠洪纲啊张海迪啊史铁生啊什么的教我们的『美德』,全消解了。

事业是什么呢?事业应该是在有限的生命里无限的追求哦,小则可以证明自己,中则可以光耀门楣,大则可以造福人类福泽百姓。在生命之船上,有着几十年的生命,在自己经历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的时候,有着事业相伴;或者可以反过来说,一个男人在经营事业的时候,有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相伴。我们可以想到很多伟大的人,他们的人生被教科书被励志书籍颂扬,他们的人生影响着无数的人,可是我想,无论多么伟大的人,也有着无可逾越的真实的人生,他们也有他们的遗憾,有小情绪,甚至不可告人的小秘密,他们也有感情生活,也许幸福令旁人羡煞,也许孤苦无人问津,可是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的光环,那些被颂扬的光环们,我们可曾公正的还原一个真相给他们?可是如果你告诉28岁的我说,29岁的你就要死啦!那我真的很想说,去你妹的事业!事业也不过是戴在一个稳定的进步的长治久安的世界的紧箍咒而已。如果明年我就要死,那我现在只想着我能如何活下去。面对未竟的事业,我只好很无奈的告诉那个接手的人:其实我一直看好你哦,亲。

她走之前的那些遗憾如今成为刻在心上的空洞,无可弥补。没有经历过毕业,于是她提前两年借别人的学士帽;没有经历过找工作,她忙着找实习;但是她还没结婚呢,没有孕育生命呢,没有慢慢变老呢,我们说我们羡慕她早去,可以不见到后来我们经历的这个不美好的世界,可是她的那些遗憾呢,谁能来还?她,只定格在21岁的年纪,从来没有变老,也不知道未来的我的模样。

所以我想,如果我只能有一年的生命,我最放不下的就是我的双亲,我会憎恨独生子女制度,我会后悔我曾经一个人享有的所有食物。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现在在异乡这是在做什么?不敬孝道,自己也过得不幸福,我是在做什么?所以我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听他们吵嘴听他们每天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回到大学前的时光,感恩,而不是逃向远方。感谢父母一生所有均为我,告诉他们我的爱,与他们一起经历每天最无聊也最真实的时光。

我还想爱。用我的最后的时间,来告诉一个人我的爱。爱的极致是,当我仅有一年的生命的时候,我还想着用这些时间来跟你一起浪费。我曾经设想这个人是小太阳,现在我不知道如何去设想这个人。我可能会遗憾,为什么我连这样的一个人,我想为他浪费时间的人,都找不到。

所以,我可能还会直接跑到小太阳的身边,死缠烂打的呆在他身边;哪怕仅仅就住在他对面,每天看着他早晨去上班,晚上下班回来,不去打扰他,也会是幸福。如果幸运,小太阳怜惜我,愿意施舍给我一点点同情,我想我会拉他去见父母,告诉他们这就是我的爱人。我想我只有短短一年的生命的时候,父母也不会再计较什么名声啊成见啊未来啊什么的,在没有未来的人面前,还谈什么未来呢。可是,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宁愿活在未来,也不愿意活在现在。

这真是一件难过的事情。在我设想的仅有一年的生命中,居然与现在我正在经历的人生毫无关系。

我想,在借来的一年生命里面,『同性恋』不再是最令我焦虑的身份问题;事业也不再是我最想要突破的领域。我想要爱,被爱,以及此时此刻仍旧存在的真实存在感——像一个真正的人那样,理解与被理解,尊重与被尊重,爱与被爱,然后选择默默死去。

于是我真心明白有人为啥还没开始就打退堂鼓。这真是一个难以下笔的话题。因为我们从来不会被规定『只有一年生命』,我们被注定了在一个不知道何时是归期的路上行走,永远都明白有终点,永远却都不知道哪里是终点,于是每时每刻都可以将未来放在遥远的未来,明天的事情明天再做,今天暂且先这样。

但我仍旧希望,在我未知终点的人生里面,我可以以『借来』的态度面对;而你,我的朋友,我仍愿你,面朝大海,穿暖花开。

在这个淅沥淅沥,无数人无眠,无数人仍在路上拥堵,还有不少人遇难的北京暴雨夜,西元2012年7月21日。

然后,我期待着你们的坦诚回答。

28岁说(2)

回到广州

说到28岁的时候,大家总会眉头一紧。同龄人总是会大叫一声『啊!什么!已经28岁了吗?』然后一脸的落寞。

但是28岁就和所有的年纪一样,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过来的。就像没有18岁就没有28岁一样,28岁的年纪里面混合着婴儿期的奶香、青春期的荷尔蒙以及青年期的懵懂彷徨,28岁是过去所有年纪的累加;更确切的来说,28岁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时间点,而是一个状态。在这个年纪,我们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好,以及前所未有的坏。

有幸在上周末重新登录广州,去看了一眼26岁的我自己,我把QQ签名改成了『回到广州』。26的时候,我南下广州,带着豪情壮志来到一个我从未到过的世界。当时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要赶紧赚钱来让父母赶紧过好日子;要有勇气去到一个全新的城市去开始新的人生,从而获得更旺盛的生命力;那时候我下定决心要离开一个男人,而且不久之后如同天降礼物一样拥有了另一段感情。那时候我对自己的满意度很高,有挥斥方遒的野心,认为自己deserve拥有很好的爱情。

然后,26岁,我把一切都搞砸了。我下定决心辞职,重新回到北京;我毁掉了两段感情。尽管我仍旧得到了其他的许多的荣誉、光环,但失败的感受一直占据着我。这个时候我知道梦想只有从脚底的路一点一点的起航,从废墟处才能发现未来的所在;而感情,没有任何时候比这个阶段更加折磨人,轻而易得的感情被我弃若敝屣,远方的爱情又求而不得——这是人生第一次如此的接近真空,事业刷新从头再来,没有人,多少日子一个人在办公室加班到半夜;多少次准备presentation到万劫不复;多少次结束工作之后一个人在小小的屋子面一边抽烟一边哭,没有人可以帮我——也许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才懂得自我是什么,孤独是什么,对另一半的需求是什么,爱情是什么。然而如同真实的人生寓言那样,幸福的时候身旁多了个人跟你一起分享幸福,他是你幸福的注脚因此你此生难忘;低谷的时候却只能自己一个人挨过去,唯有这个时候所经历的考验才是真正打击到关系基础的——去,或者留。

仔细想想,两年的时间之内,我做了很多事。在一个创业公司主导一个核心部门,从做项目开始转向管理;主笔一本书、出版并且取得了不错的业界口碑;以代课老师的身份上讲台;继续以职业之便进行业界精英的访谈;某杂志的主笔;博士的课程,今年仍旧是年级排名第一……还进行着游泳、电影的议程,最累的时候也要要求自己在体能以及精神层面的进步。然而,『一个人的状态,总是最糟糕的。』在事业压力最大的时候,对感情的需求才会到达极致,并且也在28岁的经纬上不断的质问自己,我未来的人生应该如何流转?我是不是注定要孤老此生?如果答案均是yes,那么我现在这么努力拼命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不是,那么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去迎接未来自己想要的生活?

隔着两年的时空来看曾经的自己,并没有在多方面都豁然。最大的感受是获得了尝试去接受遗憾的勇气,但是能力依旧不足。两年了,感情并无进展。在最孤立无援的时候,越来越知道的是自己对于爱情的渴求,以及爱情之不可能。在这样的悖论之中每天反复把自己掐死。那些曾经想要弃若敝屣的爱情却成为内心再也得不到的美丽朱砂痣,那些曾经愿意付出生命去热爱的求而不得的爱情又成为28岁里面最宿命的妥协。

在广州,在炎热的天气里面跟师妹在陶陶居吃了早茶,又跟公司的闺蜜去了中大附近吃美食,然后匆匆而去。师妹曾经每日一篇博客,如今当了记者的她已经很少写博客,翘起的辫子诉说着她而今的干练与豁达,曾经她热爱韩剧韩星可以不眠不休的追他们的新闻,曾经我载她在成府路飞驰,现在的她不怎么撒娇了,很长的时间里面我们坐在茶楼中不多言语,各自发呆;闺蜜则终于有了男友,在男友的呵护中悉心生长,仍旧一见面就抱怨个没完,仍旧情绪化十足哭得稀里哗啦,但是她已经决定要嫁给那个没学历没家底的男人,我问她为什么,从小家庭关系恶劣的她说,『好像这个世界上除了我妈,只有在他面前我才可以做自己』。然后我笑了,我决定支持她嫁给这个男人,那么,这个男人该多么幸福。看着周遭的朋友走纷纷走入新的人生阶段,我呢,四处漂泊,何处为家?

回程要从深圳飞,我又经历了千钧一发的惊险终于赶上火车,饥饿,焦灼,无可奈何。终于到北京的时候晚点两个小时的满飞机人在经历了惊险的颠簸之后,飞机一着陆都开始掏出手机给等待的人报平安。那一刻机舱灯光昏暗,电话声音此起彼伏,温暖四溢开来。打开手机,却不知道要跟哪个报平安,那盏等待我归期的台灯呢,那个等我体温已经酣眠的男人呢,那些当年拼命想逃走现在却再也回不去的人生啊,你们,还好吗?下飞机,小雨星星点点,天空暧昧多情;回到市区,大雨倾盆,我拉着行李箱在雨中走了很久,在北四环的风雨里安静徘徊。未来的人生,我也只能如此孤独走过。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面对26岁的那些遗憾我必须承认,我从来都不是一个爱情圣人,我也曾经犯过错,而且是彻头彻尾的bitch加loser,最后只把一切搞砸然后慌乱离开。然而,此刻我在这里,一如既往的努力和拧巴,没有更好也没有更坏。我想,28岁也是如此,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AmeiZing:日月星辰与彩虹绚烂。

台湾出了一个张惠妹

大概两年前,我还在念研究生,经常有一个台湾人来我们班上听课。后来我跟这个台湾人成为好朋友。他来自台北,熟悉台湾的人都知道,台湾北部一般属于『蓝色』阵营,外省人居多。他害怕服兵役,他申请来大陆读书的时候,台湾当局对于大陆的学历认证还没有完全放开。但是他并不愿意放弃台湾身份,因此服兵役的时间只能延迟在他拿到硕士学位之后。如果一切顺利,现在他应该已经服完兵役了,并开始实践周游列国的理想了。

在他离开北京之前,我们进行了一次较为坦诚的谈话。比如他有女朋友,但是他还没搞清楚自己到底是喜欢男生还是喜欢女生;他经常去同志酒吧,有不少同志朋友,但是自己仍旧处于模糊的时期。最后我们的话题落在谁能代表『台湾精神』。在我的想象中,这个『代表』应该是政治人物吧,比如马英九?或者再不济应该也至少是文人学者吧,比如龙应台?好啦,再让一步,至少应该是商业精英,比如郭台铭?再不行,那就云门舞集?李宗盛?他都统统摇头。他说,在他的理解中,这样的『代表』应该是蔡姓天后。我深表不解。按照他的观点,最近几年蔡天后大红大紫是有迹可循的,不是因为舞姿也不是因为歌喉,而是因为她的『努力』。一出道就频频受阻,却能不断通过自己的惊人的毅力与努力来突围的蔡依林,被台湾人视为与台湾在国际上的处境如此接近,又如此自勉的形象。

前几个月,我多了一个台湾的师妹,就读于台湾大学,来自于台北县。有一次她约我吃饭,我将很直接的问她的这个来自于台湾北部的师妹她是什么『颜色』,虽然来自于台湾北部,她却是却随同家庭都是『绿色』的。他们不属于『外省人』,当然他们也不是『原住民』,她的祖辈在『外省人』到达台湾之前已经在台湾居住好几辈。她跟我叙述真正来带北京之前对于大陆的种种误解,然而身为『绿色』的她,也开始真正体验真正的『中华文化圈』。最后我问了她同样的话题,谁能代表『台湾精神』?她想了良久,告诉我,那肯定非『张惠妹』莫属。

让我震惊的是,不论是『蓝色』还是『绿色』,他们在选择『代表』的时候都选了一个流行音乐歌手,让我们这些在祖国大陆『大语境』下生活久了的人很难适应。当然,张惠妹作为台湾『原住民』的身份,其文化意义是非常丰富并且复杂的。师妹说,Amei是台湾新生代歌手中唯一一个可以男女老少通吃,同时跨越政治倾向与文化藩篱的文化符号。在讨论中,我们不可能在略过『国歌』事件。在大陆媒体迅速而集群的封杀中,张惠妹在大陆淡出了一段时间。在那之前,她的歌也在神州大地飞舞。而我自己,当时也在媒体的封杀潮中对于其『国歌』事件无法理解;在很多年之后,我开始熟读文化符号的含义,在魏德圣导演的《赛德克•巴莱》之后我更加了解其被选为国歌演唱者的必然以及Amei对于这个邀请的『无法拒绝』。在『我们』与『他者』之间,她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因此,在被新浪官方认证的张惠妹的微博,被认证为『台湾歌手张惠妹』就显得格外有意思。

流行音乐可以成为文化工业产业链之中如此煊赫的主题是一种必然,几乎所有的流行音乐都谈论『友情』、『爱情』、『亲情』的时候,这普适性的需求是无关政治倾向的。当一个流行音乐的歌手被不得不面临政治倾向的时候,她的选择是如此的冲突,并且没法不冲突。

台湾知名音乐人黄舒骏在其具有点评与致敬意义的作品《改变1995》中如此写道:『歌坛出了一个张惠妹/王菲变王靖雯又变回王菲/张国荣终于开心的承认他是个gay/老外告诉我台湾的女孩舒淇最美』。张惠妹绝对要写进华语流行音乐历史的一个歌手,第一个登上《TIME》(亚洲版)的台湾歌手,唱片销量过千万……带着对于这样具备更加丰富意义的张惠妹,我决定要去听她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办的Ameizing演唱会。等她劲歌热舞与全场大合唱的开场之后,她站在工体舞台的时候说:『我等这个场地等了13年』。

日月星辰

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我生活的城市的公交枢纽旁边有一个小小的音像店。我每当周末都会去那里买正版的磁带,然后看着老板娘在我的卡带内页盖上『公交音像』的章。在那个小小的像鸽子笼一样的音像店里面,老板娘有属于她的音乐梦想。在她看来,她向那么多不懂音乐的人传播着正版的音乐,还要在上面做一个自己的卑微的标记。

那时候所谓明星如同心里的梦,多少人活在那个最有梦想的天空灰蒙蒙的时代却连回头的力量都没有。学校门口的盗版CD啊,经常脱销的《当代歌坛》啊,还有每天晚上守在电视机前追娱乐新闻睡前听广播的青春期啊,都在诉说一个不可能被替代的梦。那时候是真的有巨星的。因为媒介匮乏,电视台还在垄断时期,能见到明星的机会就只有通过媒体,电影或者唱片,而这样的『隔开』则塑造了一种天然的神秘效果,从而让明星更加像明星。

那时候有大牌如同张信哲、刘德华来到太原开演唱会,都会成为举城同庆的盛事,不可能见到的明星开始来到自己的城市,于是歌迷们像是过节一样。那段日子班上的话题也都会围绕着演唱会展开。我有一个秘密抽屉,里面都是我喜欢的歌手的磁带、CD,为了不被我妈发现,我将它藏在我衣柜里面,然后用衣物作为掩护,那是我青春期里面最盛大的秘密。而在那个时代,明星们因为有唱片销量作为保障,明星们是非常有尊严的。像我这样,为了买正版的唱片宁愿吃饭吃的更省的人大有人在。像范晓萱《我要我们在一起》,我甚至会买好几盘卡带,生怕听多了磁头的摩擦影响了音质。

那时候如果能想到今天的生活,一定会把青春期奢侈点来过。在媒介过度丰富,人们的注意力成为稀缺的时代,所谓明星的光环被减弱了。到处可以看见明星们在抢注意力,微博就将这样的距离缩短到极致。以前要靠揣度和想象力来思考演唱会的模样,现在在演唱会之前歌单就被曝光,而且歌手上台之前还会通过微博与歌迷互动。比如在张惠妹演唱会之前,我们知道那英给Amei送来了水蜜桃,这在从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有时候会觉得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不可能再产生巨星了,因此才会对自己年少时期追逐的明星更加眷恋。

看过王菲、张学友、郑钧、范晓萱等热爱歌手的演唱会的我,其实对Amei的演唱会并没有过高期待。来到演唱会的时候,才知道这也是一场盛事。那些铭刻于每个人年轮的深深的痕迹,如此轻易而深刻的产生着如同化学反应的共鸣。你能想象3万人共同演唱一首歌的情境吗?当《原来你什么都不要》的音乐响起的时候,几乎所有人共同KTV。十几年的心酸人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按摩,陪着自己成长的人们已经容颜老去已经散落天涯,而这首歌仍旧如此鲜活啊。平时,大多数人听歌都是带着耳机,听歌是一件私人程度很高的事情,心情不好的时候听歌,失眠的时候听歌,听那些心碎的歌来抚慰受伤的心;演唱会则会成为情感共鸣的共同体验场,那么多人共同通过同一首歌来宣泄情感的时候,你好像在人群中找到了很多个自己。台上的那个人,她也在成长,所有人都在成长,只是很少有机会能看到如此多的人共同的合理合法的缅怀逝去的青春。

唱片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复制,听歌的体验可以默默进行,演唱会的live却无可替代。有一个环节,台上的张惠妹要求大家关掉荧光棒,打开手机,然后全场可见的是举着手机的歌迷们。举着手机的大家,在想什么呢?手机已经成为如此普及如此私人化的物品,然而举起手机全场舞动亮光的时候,你所能体验到的沟通却是无与伦比的。在唱片工业已经如此萧条,在所有人都开始通过Mp3来听歌的时代,在小众成为一种主流很难有耳熟能详的所有人的共同经验的『情歌』的时候,演唱会就成为不可替代的形式。此时此刻,跟你有同样的热爱的与你坐在一起,而那个你深爱的记录了你成长岁月的歌手,正在跟你呼吸同一片空气。

全场大合唱的又岂止《原来你什么都不要》,张惠妹的特点是劲歌热舞与抒情慢歌并举,而这个时候没有人在意她是否有一段『国歌』历史。对于在场的几万人来说,这些奔放的可以宣泄情绪的快歌以及缓慢的记录了伤心岁月的情歌才是根本,没有比几万人共同唱几首歌共同掉泪来的更真实的体验了。当唱完《原来你什么都不要》、《姐妹》、《站在高岗上》等耳熟能详的歌曲唱完时,我还有点担心3个小时的演唱会是否能有足够的音乐,然而越听越熟悉的音乐让我感慨万千,原来张惠妹竟有如此多的歌曲介入了我的人生。

北京持续了一周的阴雨天气,去之前还有好友说他会提供雨披。然而演唱会当天晴空万里,甚至有点炎热,没有半点下雨迹象。演唱会开始的时候天还亮着,已经可以看到月亮在等待;演唱会结束,师弟把两根银光棒都折腾坏了,整个工人体育场光彩绚烂,月亮已经升起到最高处开始下降,所谓日月星辰交替,台上的灯光落幕,如梦如幻。

彩虹绚烂

《彩虹》是一首歌。在唱这首歌之前,Amei说,『所有的爱都值得祝福』,然后摇起了彩虹旗。在电影《赛德克•巴莱》中,魏德圣导演深刻刻画了彩虹之于台湾原住民的意义,那是信仰的图腾的终点所在,在电影中多次出现彩虹。而在歌曲《彩虹》中,Amei挥舞起了彩虹旗,『我们的爱很像/都因男人而受伤/却又继续碰撞』直白的道出了这首歌的直指同志。

在安可部分,Amei又进行了一次彩虹部分,在《一想到你呀》中,Amei再次身披彩虹旗,全场彩虹绚烂。

很多人无法理解同样是中华文化区域,同样的经过多年的戒严的政治高压,为何台湾社会成为华语区,乃至亚洲的同志运动先驱。在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特著名的网络时代三部曲之第二部《认同的力量》中,有专门写到台湾的同志运动,以女同志的解放为例(参考《认同的力量》:第四章,第四节,一:女性主义、女同性恋和性解放运动在台北),并认为台北的女同性恋运动是与妇女运动共同成长的,并且与男同性恋运动交相辉映。而今,台湾的gay pride已经成为影响力较大的亚洲同性恋大游行。

张惠妹是台湾同志运动的支持者与亲身参与者,她还数度担任台湾同志游行的『彩虹大使』。在这方面,台湾艺人的表现可谓值得表扬,与大陆艺人唯恐避之而不及,甚至公然宣称同性恋有罪相比,台湾艺人如同张惠妹、小S等经常在公开场合支持同性恋,让身为同志们深深感动。因此也就如同台湾师妹讲的那样,张惠妹在台湾是拥有好人缘的,不仅让男女老少统统热爱,同时在因其敢爱敢恨,敢于为少数群体说话而有一批非常死忠的粉丝。

而作为一个同志,却非Amei的铁杆粉,在演唱会的时候确实百感交集的。我的青春期并没有因为她的歌而大受震动,然而她的歌我大部分都会唱,很多年以来我都觉得她几乎与我无关,直到我出于想要了解如此一个具有台湾脸谱角色的歌手的演唱会,直到师弟邀请我同往并帮我买了票,直到我真的踏入现场的时候我才明白这是一场多么盛大的自我表白。这是我的28岁,才好像真正从柜子里钻出来,开始思考如何计划未来如何选择人生,开始如此确认自己渴望家庭并希望自己能有能力营造,开始想要跟一个男生计划一场婚礼……因此,在这个时候看到有人为了自己的人生摇旗呐喊,那一刻是感慨万千的。虽然我并不希望别人对我的人生指指点点,但是我却是在这样的场合才第一次感受到被尊重,如此的光明正大的可以表白自己的身份,我跟师弟说,《彩虹》的时候如果我们被镜头take到,我一定会抱住他狂吻。事实上内心也真的在升腾这样的愿望,如果身边的他,是自己的那个他,该多好。所以到最后Amei好像成了一个多年不见的好朋友,从来没有狂热喜欢过,但是却一直在那里,知道今天偶然翻出来,才发现她如此意义重大的参与了我如此多的人生的建设。这样的从没有被赋予重大意义的好朋友在暮然回首的时候,才发现如此珍贵。

师弟说王菲、张惠妹等歌手都是非常典型的gay icon,我也清楚的记得2004年王菲『菲比寻常』演唱会前也看到很多同志朋友,但是对于彩虹色的突出却绝不可与张惠妹演唱会相比。相比而言,王菲的同志对比虽然穿着仍旧妖艳,但是相对处于隐匿的状态。Amei演唱会的同志风潮可谓达到高潮,演唱会前就有人身着『我同志,我骄傲』的T恤,手捧彩虹旗;而在演唱会的当下,更有摄像头take到两位女生kiss,当彩虹潮在工体翻滚的时候,我跟师弟终于按捺不住,起身合唱《彩虹》,那一刻,从未有过的gay pride。

Amei说,她只是喜欢唱歌而已,然而唱歌也曾经带给她伤害。所有的热爱都会带来伤害,哪怕是以自己的生命拿来热爱的部分。这样的小小的叙事如同小女孩的心事,很难将我打动,然而我所感动的部分是她真的如此深刻的参与了那么多人的人生,不管是开心的,不开心的,自然的,不自然的时候,当你哼起她的歌,共同的经历便如同泉水般涌出来。流行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宗教性。而今Music Radio的每天都放播放张惠妹版本的『我要我的音乐』让你总是觉得她其实离你很近;不管外界如何评论,张惠妹一定会被载入台湾的历史之中,而她在过程中一定也经历了很多人生的高潮和低谷,她说她最初只是『部落里面喜欢唱歌的小女生』,跟其他的喜欢唱歌的女生并没有多么大的不同,她也没想到她能在别人的人生中书写那么多的传奇。

近30年的生命中看多很多次彩虹,在山宇间在城市里在瀑布丛中在河流小溪,但是从没有见过如此绚烂美丽的彩虹,那是几万人摇旗呐喊的彩虹,那是多少人心中的梦。

感谢Smirk师弟邀请我来看这场意义非凡的演唱会。感谢同往的几位好朋友。感谢张惠妹小姐及其团队。谢谢2012年6月30日,AmeiZing,Amazing。

 

 

说明:

1、  本人并非张惠妹铁杆粉,因此对其信息把握可能有所出入。所有信息来源均为互联网。

2、  王菲2011年演唱会本人没有去,因此情况是否较2004年有所出入本人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