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期喜欢听流行音乐,也很迷恋电台。高中时期是MP3播放器推出的前夕,这么说只是为了强调,在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工业还可以维系其产业能力的时候,还是可以有一些非常棒的华语流行音乐作品的。
所以我的高中时期并没有好好读书,都是在听音乐,上晚自习的时候别人都在认真的做数学题,我就在听电台,偶尔帮帮电台写写乐评什么的——当电台DJ念自己的乐评的时候,一般都是晚自习,下自习总会有几个隔壁班的女生来找我,当时觉得风光极了。一直沉浸在港台流行音乐的伤感情绪中,没有感情经历的我,用想象来完成一次次心碎和救赎,现在想起来往事真是一阵阵的恶心。
我的高中同桌是一个女生,那种很爱K书,晚上回去也要加班熬夜狠命学,但是学习还是没我好的那种。有时候我们聊起来流行音乐,她会说她喜欢张信哲。但是当我问起她最喜欢张信哲的哪一张专辑的时候,她总是很疑惑的看着我,其实我心里的OS是,你哪里懂得「喜欢」的意思什么。那时候互联网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网络带宽也慢的吓人,要想去系统的听一个歌手只能是到处寻找卡带或者CD。于是我的周末几乎就用在了收集喜欢歌手的专辑这件事情上。太原当时的外文书店有一层都是售卖正版音像制品的,我有空就从太原的南城跨越半个城市,坐慢的要死的公交车,去位于解放路的外文书店;山西大学附近也有几家音像店,最有名的那家名字叫做「绝唱」,我上高中的时候这家音像店还是很红的,几乎哺育了山大附近文艺青年们的可耻的贫瘠的青春期。而我的生活费,大都是贡献在了这些「专辑」上面。
所以我对于「喜欢」的事物的心里暗示总是这样,需要一个人走很长的路,或者饿肚子省钱才能去短暂亲密的那些东西,在我离开太原来北京上大学之前,太原那座灰头土脸的城市对于我来说,总是荡漾着自己缓慢的成长的足迹,每一条自己走过的街道都记录着钟爱的一首歌。
可是高二的突然的某一天,我的最好的朋友告诉我他发现了比王菲更加牛逼的音乐,那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许巍魔岩三杰谢天笑涅槃blablabla。我如同惊呆了一般的听他炫耀他发现的那个新世界,如同获得新生一般——我呢,则刚完成华语流行音乐的原始知识积累,才开始把80年代的台湾民谣补充完整,他向我宣告他要告别这些黏腻的流行音乐啦,他要去「更牛逼」的世界里面去啦。
说实话我并不懂,我也尝试去听那些重金属那些呐喊,也会陪他去学吉他看他隔天把手指弹到流血,但是我还是不懂,但是迫于「羞耻感」,我还是努力去听去理解他所谓的「更牛逼」的世界,然后上大学之后好像就没什么像样的流行音乐了,就好像周杰伦孙燕姿之后就没什么能打动我了,流行音乐的时代结束了。讽刺的是,我大一上大学的时候,北京西单的大世界音像,或者新街口的音像店影碟店还是人头攒动,然后似乎就是一夜之间再去的时候,那些熟悉的景象就再也寻不到了,有时候我都怀疑是不是我记忆中那些带着walkman听着喜欢的音乐走过的街道,只是我自己梦中出现过的场景。
之后,互联网迅速的普及,但是已经是大学生的我们,被宣告我们必须适应一个新的时代,用你所有旧的时代培养起的审美,来适应这个听音乐不用买专辑以及很少有人懂得专辑概念的时代,系统听音乐也不用翻遍整个城市,只要在网上稍微寻找一下,全天下的资料都尽在眼前。只是我不知道,当这些快乐来的如此容易的时候,每个人听到的音乐,是不是也跟我在灰头土脸的太原带着耳机走过那些尘土飞扬的城市街道时候的心情是一样的?
然而更加让我难过的是,似乎我对于流行音乐的审美就停止在了我大一的那一年。那一年我遇见了猴子同学,他跟我聊小红莓聊trip-pop。但是似乎我对于流行音乐的审美再也没有精进过,我一面很渴望看到更精彩更丰富的世界,但是一面又很害怕再往前走的每一步。然后我就再也不听音乐了,我的曲库就停留在2004年之前,几乎没有更新过。后来的心情复杂的时候听的歌似乎还是那些,那些音乐本身似乎没有变过,只是随着我年岁的增长,我给那些喜欢的音乐添了很多岁月的色彩。
如此这般的事情又一次次的发生再更多的事情上。我渐渐发现自己实在没办法去成为一个方面的「专家」,每当我完成一个学科的原始知识积累的时候,我就无法深入下去了。我检讨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太懒,或者没法克服枯燥的逐步深入到探索的过程之中。于是永远似乎都无法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那种人。而作为一个还算具备某些方面基本审美的「初学者」,又永远都知道自己的水平太差,永远都在对自己不满意。人多的时候嬉笑怒骂,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每时每刻都在嫌弃自己。
所以最不该做的事情就是读博士。博士这种东西,你所研究的领域已经细到很少有人可以理解那是在干什么了。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别人问我你的研究领域什么。然后,因为已经是极窄的领域了,你每走每一步都可能是错的,都可能坠入万丈深渊,但是你还是每天必须推着自己往前走,粉身碎骨也得往前走,又因为每一次进步可以开心很久,是那种在一个孤独的星球上自己已经劳作了许久,偶然看到一点成果时候的骄傲的自嘲,但又很幸福,很满足。
所以我几乎比所有我的同学都更加勤奋,我跑了很多城市去做访谈,我甚至拿到了最全的全套数据,我放弃了出国访学的机会,就是害怕到最后自己写博士论文的时候怕自己积累不足不足以——好吧,我现在想说的还是,对不起,我以为我做了最全的准备的时候,每次还是发现自己差好多。那种自己想要达到的状态,总是在我能看到,却够不着地方。
爱情也是一样。可是,学业、事业可以等一等,爱情也可以等一等吗?
有一度,我开始喜欢自己了,似乎是跟某个团队一起做策略的那段时间,那段时间因为几乎没有时间休息,但是因为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所以几乎每天都觉得又刺激又兴奋,到底也因为那段时间还是有一个可以guide我的leader,让我看到了更宽阔的边界和更加丰满的视角。然而大多数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孤独的经历这些枯燥乏味,一个人看书做数据和苦熬寂寞的时光,大多数的时候这些平淡苦涩的日子,你却总在怀念那些闪光的日子。
但是你又何尝不知道,那些闪亮的日子总是最容易逝去,如同镜花水月,让你这些枯燥乏味的平淡苦涩的日子里面,更加意识到自己的不好不足,却又不断的鞭笞着你向你怒喊,你还可以更好的!
不过我的悲观提醒着我,向着幸福的道路总是荆棘满布,要成为喜欢的自己何其容易。人这一生,都是在寻找自己的征程上,有时候找歌词中的意象,有时候找电影中场景,有时候找智慧或者阅历上更强大自己,有时候找爱情里面更卑微的自己,每一次的寻找都是一次迷失,又是一次相遇。但更多的时候我的悲观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我总是担心,我还没来得及成为我想为的自己,我的所欠缺我父母的陪伴的时间以及孝道,我所追求的那种被「淘汰」的时代所培养起来的「爱情观」,总会等不及。
有时候我做梦会梦到我在一片巨大的森林里疯狂的奔跑,我寻不着方向,我只能不断的跑啊跑。我从来没有梦到过结局我就会被梦惊醒。不过我猜梦的结局应该是,某一次我推开一片树枝,发现自己已经登上了山顶,山下面是一片寂静的汪洋,不远处是美丽的朝阳的倒影。我大汗淋漓,却丝毫不悔这一路的迷失的找寻,只因为推开树枝那一刹那醉心的美。
当然还有更加诚实的原因,因为我已经无路可退,所以只好这样骗自己。
我也喜欢过小红莓和trip-pop
对博士肃然起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