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最近发生的大事实在太多了。比如,微博要在大V人群开始实名制,在第四季度发行一万亿国债,以及10月27日早晨突然传来的噩耗。

很难表述这件事情对我的冲击,难过却难以避免。我震惊的是,那一天我去单位,不管是同事还是其他,我们都似乎心照不宣的刻意不提到这件事:在没有确定这件事能不能公开谈之前,我们都选择缄默,避而不谈。明知有事却避而不谈,就是这件事里面最有问题的地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周遭已经非常习惯这种「懂事」的观察,「讳莫如深」成为我们的言语背景。

回到家之后,我开始翻看抖音。抖音可能是现在老中区域尺度最大的网络空间。文字是最容易被审查的,对短视频进行审查从技术上来说也不难。那么为何会如此呢?大约是因为,抖音的用户最下沉,而这些人缺乏我周遭人和粉丝量大的微博营销号的政治自觉。当他们要说的时候,就是要说了,他们也没一个所谓大编制能被拿捏。

当然那些发视频的抖音账号,大部分都是一些没啥粉丝量的人。同时,这些视频也没什么评论,但算法还是精准地将这些视频推送到我面前。我看这些视频,大都是他在各种灾后去往受灾一线的慰问视频。那些视频存在无数个曾经被抚慰过的灵魂的手机里,在这个时候,他们的悲伤让他们必须说点什么。而我,就在一个个视频的闪现里,一个个没有做好准备的告别里,一句句对底层人民的关注和叮嘱里,一个个泥泞的脚印和重复的皮带里,一张张带有自信和温柔的脸庞里,看着看着,我竟然悲从中来,流下了眼泪。

我一时不知为何,但这样的流泪没有任何观众,我不是在表演。然后我开始分析自己,从那些影像里,从只言片语的重复中,我好像有点懂了。之所以他这么受人爱戴,除了我们能说的那些部分,还有一个至为关键的原因,他跟我们一样,出身底层,他的视角永远关注底层,每次发言都没有空话套话,在处处是紧箍咒的情形下,仍旧尽最大的能量去做了许多实事。一个底层人通过上大学的方式走向了权力核心这件事是让人振奋的,这让社会的绝大多数感觉到自己可能还有某种希望。视频里的那些表达,他对底层民生的切实关怀,他对民营经济的真切期望,如今似乎都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一个没有任何背景,不是二代,能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和人格魅力成为一个领导人,这件事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是值得称颂的。我似乎看到,他的离去,不仅是代表着一个他所倡导的那种价值观的时代的落幕,成就他和让他扬帆起航的时代的价值观的垂危,更代表和他一样的无力的但却一样勤劳的人们,失去了托底的信心和勇气。

十年前我去港台或者日本的时候,觉得文化气质等很多都很相似,但就是觉得不对劲,却说不出来差别。今年看着到处的萧条,我终于有点懂了。除了制度所塑造的城市风貌和人民气质有所不同之外,那就是,那个社会其实是死气沉沉的,年轻人虽然会打扮但是他们都没什么能量。这在我当时是有所不解的,因为那个时代,到处都是机会,然而彼时在很多地方,年轻人已经机会没有了向上流动的机会。那种死气沉沉是略微消极的,虽然表面上都很专业很和善,但你总能感到人与人之间隐约的竞争性和鄙视链条的恶意。但我那时候在国内没有这种感觉,因为我的周遭的人,以及我认识的所谓成功人士,都和我一样是没有任何背景的人,那时候你有一种幻想,那就是他能有如此的成就,我也可以,从机会概率上来说我们是一样的。但是今天我们都知道,这件事几乎已经不可能了。你能看到的是,一些人为了往上爬,最终以凝望深渊、深渊也在凝望你的方式,成为了深渊的一部分。你很难再看到领导人用那么隽秀的字迹写下:

纯真而不欠闻达,善良而不失坚强。

把生命高举在尘俗之上,又溶化于社会之中,这应当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追求

那一代人是从知青返回大学的第一代大学生,他们了解中国的基层,对底层人民抱有深刻的情怀以及理性的批判,他们想要用生命回报祖国的栽培,他们遇到和亲手建立了最好的四十年。这一代人正在和他们的时代一起凋零,然而也太早了,他才68岁。呜呼哀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