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号》的视听语言分析。

引子:

今年8月22日,《海角七号》在台湾上映,两个月时间里,影片创造了各种票房“奇迹”。“台北票房情报网”的统计数字显示,仅台北市,《海角七号》的观众就达到了91万人次——至少每6个台北人,就有一人看过《海角七号》。后来身为台湾“总统”的马英九大赞《海角七号》,号召台湾人爱台湾人的电影。而在大陆,大家也纷纷通过下载来观看这部电影。然后网上的讨论、争吵不断,评论之多如同雪花般散落各大网站。《海角七号》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台湾中天电视在一个节目里甚至引用了这样一句流行语:“没看《海角七号》,社会压力好大!”[1]

我曾经也想过我在他乡梦想失落要回家的情景。我想我只会安安静静的悄悄地在这个城市还没睡醒的时候溜走,然后在天还没亮之前躲进父母的家。然而开头的一句“我×你妈台北”让我一下子从卑微的深渊惊醒。我想,我还没有到必须要回家收拾梦想的地步,于是我不知道范逸臣喊出这句话的真实。我的一个好朋友也是飘在北京,乐队,走场,女朋友,偶尔还接点广告公司的私活。他告诉我说他看《海角七号》这么流行的电影也可以看到喜欢至极。开头的粗口和砸吉他是每个曾经抱怀音乐梦想的摇滚青年的内心底最真实的声音。

我也跟我的台湾朋友聊起过这部电影。他说其实应当从三个部分来理解这部电影以及其在台湾走红的原因:台湾人普遍对于台湾经济和政治的不满意;年轻人是应当回乡建设家乡还是留在大城市;以及台湾人对于日本的情感和认同。这些问题其实也是身不在台湾的大陆人所可能遇到的问题。鉴于当前对于这部电影的文化评论已经太多,并且电影分析这件事情总是见仁见智,于是以下我主要将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对电影做一些解读,以及提出自己的理解。

一、符号:台北是他乡
电影中符号的运用非常多。而在对于台北的画面表达中,来自日本的跨国便利店7-eleven被使用多次。从主人公阿嘉离开公寓开始,到最后看到城市的模样,7-eleven成了一次关于城市梦想的符号。然而从7-eleven到7-eleven结束,无所不在的7-eleven却没有再延续下去,7-eleven是属于台北那样的大城市的,不属于边陲小镇恒春。

当摩托车渐行渐远,阿嘉连头也没有回。这时候导演巧用了摩托车的后视镜,然后我们可以看到在小小的圆形的镜子里,高楼大厦的台北正在远去。镜子摇晃颠簸,台北也许只是慢慢的变淡了,再有梦想的人的心里,从来没有消失过。

另一个符号是小镇恒春的城门。城门是作为阿嘉已经到达家乡的符号来提示的,然而,现代的城市的随处可见的7-eleven和古老陈旧的城门作对比,更是凸显了两者的差距以及异同,让我们带来巨大的心里落差。阿嘉进去城门的紧接的镜头则是友子他们开着巨大的客车来到恒春的城门前,可是友子他们却进不去。这是后来来自日本的友子将在小镇恒春遇到一些列问题和困难的预示。

二:擦身而过:华丽并且朴实的相遇

如果这几个人不是在这种类似选秀的场景中相遇,他们会怎么样呢。在这里纷纷相遇之前,他们中的几个已经见过面了。而在选秀场的这一次次的邂逅,是导演再用这么朴素的方式在交代着人物之间的关系。并且,异常清楚。

一般而言,电影故事叙事尽管复杂,但是人物关系却不会过分繁冗。而在《海角七号》中,复杂的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用简单的相遇以及平铺直叙的生活场景、语言来刻画的。到后来,这么多的主演、这么多的复杂的关系环环相扣,却没有把观众绕晕,并且让观众将这么多的关系了然于胸。其实观众们更喜欢这样的电影吧。谁不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的一个节点呢,谁没有满满的一箩筐的故事呢,真实的人生才是最打动人的吧。

在这个小镇上,不多的公路和街道里,他们总是不期而遇。十字路口,海滩,或者夜店。不断地相遇,然后分离。然后彼此紧紧的交织成一张绵密的网。

三、长镜头:你站在我的哪边

台湾的导演惯用长镜头,并且以侯孝贤闻名。《海角七号》的导演魏德圣曾经为杨德昌做过副导演,于是电影中可以看到台湾的知名导演的影子。在阿嘉和继父以及母亲的一场戏中,作者用的长镜头也不是很多,但是却在恰大好处的地方做了点睛之笔。

这场戏一共用了20个镜头。父亲缓缓的蹲下,试探的眼神,阿嘉回报以攻击性的带有敌意的眼神。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巧妙地透过摩托车的空挡处将对话进行拍摄,对话的间隙是紧密的镜头切换,从空挡处穿过去是两个人的眼睛。中国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时候,语言甚至都成了装饰品,眼神的博弈才是真的两个人的感情的战场。

我们看到,父亲虽然在镇上极有声望,并且做事情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但是这样的温柔的试探性的眼神从对面透过来;而阿嘉性格算是比较柔和,但是此时的眼神冰冷并且带有攻击性,在这里,一方面是两个人分别和平时性格的对比,另一方面是双方的感情的冲突交锋,表达的淋漓尽致。

最后一个场景也是相当感人。这是一个长镜头。父亲起身从摩托车处绕过去走向汽车,然后看到母亲。我真希望画面在那时候定格。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在中央,这就是他们一家人现在的状况的真实再现:母亲是被夹在了儿子和父亲中间。母亲是正在晾衣服吧,一副也许是儿子的,也许是父亲的,但是她此刻站在那里,儿子在看不见母亲和父亲的地方一个人若有所失的站着,父亲正在开车门预备出去。

这个场景相当有张力,并且用极少的语言表达了极其复杂的关系和互动,而最后一个 长镜头统摄整个段落,既是交代也是在表达。

四、和解:其实并不难

林晓培饰演的女服务生也是一个从外归来的“在地人”。从后面的章节我们可以看出来,她是信中友子的孙女儿,而她的祖母却不理她了。从林晓培会讲日语来看,我们可以推测,她应该也和她的祖母友子一样爱上了一个日本人,而她并没有祖母的话离开那个男人,而是在被那个日本男人伤透心之后带着他的女儿回到恒春。

于是,林晓培与友子之间的战争表面上看是第一次吸烟而引起的。他们没见面一次都实在无言的与对方做斗争,然而,镜头语言已经表达了一切。

画面中可以看到,她们永远都是处于两个方面,并不曾有任何和平的交集。但是这样的视听语言是平静的,不矫饰的,因而是真实的。

当友子撑不下去的时候,林晓培用日语大喊道:“你这个日本人,答应的事情没有做到怎么可以离开?”也许她的控诉并不仅仅是针对友子本人,而是对负心的日本爱人的控诉,可是,导演并没有繁冗的交代许多许多,更没有用煽情的手法,只是用抽烟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林晓培的不同之处。然而凄美的是,当林晓培抱着自己的女儿,和着背景音乐唱歌时候,旁白信中的“我不是抛弃你,我是舍不得你”将气氛推向极致。多少个伤心的也绝情的人,多少个怀揣思念的人。无比凄美。

之后的和解也是因为抽烟。两个女人抽着烟开始讲一些内心的事情。我总觉得只有仇人才有洞悉对方的本领。林晓培作为重要的一个线人,在说出小岛友子住处之后,重要的作用终于落幕。

五、光线:内心温暖的投射

疲惫的阿嘉下班回来,我们看到此刻的阳光一样光亮温暖。随他的视线望去,是一台崭新的吉他。他本来的那部已经在他临离开台北的时候被砸碎了。这部一定是他的“主席”继父给他买的。我们从这里可以读出来,第一,所谓的为本地人争取演唱会的资格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代表会主席有一些私心,另外,这样的阳光一方面是阿嘉当时的被感动的心情的表征,同时也是预示着他和主席继父终于和解。

六、色彩:相得益彰是精彩

色彩的运用也惊为天人,很多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等等中对于色彩的运用。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店内的绿色的椅子和外面的郁郁葱葱的树木形成对应关系,导演巧妙地利用窗户的作用,使透过阳光更具备色彩。而背景处的树木在风的作用下纷纷浮动,让画面更具动态感,并且更加饱满。

七、彩虹:双线叙事结构的交点

有人说这部电影的结构像极岩井俊二的《情书》,所以到处都是“镜中人”。在此不做过多阐释。然而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关于彩虹的双重类比。在中国文化中,“彩虹”的意思是“风雨过后”,是经历过苦难的人的一种回归式补偿。然而,在剧中,还在有“希望”、“鼓励”等的意思。信中和现实中几乎同时出现的彩虹,不仅仅是主人公命运的折射,然而彩虹还有“桥”的意思,是连接这端和那端,此案和彼岸,过去和未来的“桥”。

除了彩虹之外,电影中还有一个隐喻值得一提就是大海。爱情可能已经逝去,人垂古稀;然而除了那期封情书,还有什么能见证爱情呢。就是大海了吧。随着日本老师的去世,爱情已经难辨真假,然而只有海,大海,还是当初老师战败之后航行的那个大海。彩虹变了,人也变了,只有这个大海,潮汐不变,生生不息,见证着人类的繁衍和更替。人们的悲欢离合放在这里的时候,反而有点不值一提了。

八、音乐:男孩和玫瑰的较量

那期封情书精彩凄美绝伦,然而音乐也是恰到好处。从茂伯口中的日本小曲,到背景音乐中的日本音乐,日本元素一直是电影中的重点。然后到阿嘉唱的歌曲,再到插曲,再到最后范逸臣和中孝介的合唱,正是音乐的相当宏伟并且适当的运用使得电影熠熠生辉,博得多少人的眼泪。

最后一首歌《野玫瑰》让《海角七号》所酝酿的悲情呼之欲出。阿嘉唱:“男孩看见野玫瑰,荒地上的野玫瑰。清早盛开真鲜美,急忙跑去近前看。愈看愈觉得欢喜,玫瑰、玫瑰、红玫瑰,荒地上的玫瑰。”此时我们更多的是联想到阿嘉与友子的爱情,阿嘉犹如歌德诗歌中的男孩,看到娇艳欲滴的玫瑰,欲采摘,而玫瑰也不甘示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刺痛了男孩。于是影片的前半段阿嘉与友子一直是以针锋相对出现的,这是第一组对比。

接着中孝介用日文唱出第二段:“男孩说我要采你,荒地上的野玫瑰。玫瑰说我要刺你,使你常会想起我,不甘轻举妄为,玫瑰、玫瑰、红玫瑰,荒地上的玫瑰。”伴随着《海角七号》之前已经营造好的“悲伤又美好”的氛围,继续沉浸其中。这时,镜头带到已经年迈的友子身旁,她转身发现了身旁的木盒,打开,年轻时如天堂般在海边嬉戏对着爱慕之人的灿烂笑容瞬间浮现眼前,她拿起泛黄的情书阅读。

而这之后,《野玫瑰》始终没有回复到中文,取而代之的是由一段儿童合唱团将这种残酷发挥到了极致。镜头回到了1945年,小岛友子穿着白色毛衣、带着白色的针织帽,焦急地等待着日籍老师。人潮涌动的码头,从友子左顾右盼的神情中我们可以揣测出她可能在想是否老师在路上耽误了,也或许期待着挚爱的人突然出身边出现,给自己一个惊喜。但知道当船笛响起,船就要离开时,她最终还是发现了。怯懦逃避的老师忍不住探出头来看她最后一眼,在船边站着一排挥手告别的人们,唯有一个萎缩的脑袋胆怯地低垂着。她嘴角开始抽搐,不可置信的眼泪即将落下。电影落寞,童声歌唱还在继续:“男孩终于来摘她,荒地上的野玫瑰。玫瑰刺他也不管,玫瑰叫着他不理,只好由他摘取。玫瑰、玫瑰、红玫瑰,荒地上的玫瑰。”这里,从更深一个层面来说,负心的日籍老师将友子抛弃这是在“男孩与玫瑰”针锋相对这个层面的基础上更上了一层,不管玫瑰表现出怎样的坚贞与不屈,无知的男孩在忍受了巨大的伤害后还是狠心将她采摘下来。听着片尾那首《野玫瑰》,看着友子发现老师后紧咬着嘴唇,眼泪夺眶而出的场景时,我想到了在某种诱惑,某种冲动和某种尘埃落定后,两败俱伤的惘然,这也正是“男孩与玫瑰”的最后隐喻:男孩受到了刺痛后依然没能占有玫瑰,而玫瑰即便怎样防备怎样刺痛男孩,最终也难逃被采摘的宿命。

尾声:国境之南不是海南岛

范逸臣在演唱会的第二首歌叫做《国境之南》。不管是摇滚的还是抒情的歌,都是和恒春的人的心情相关的。然而,当我跟我的台湾朋友聊天的时候,他说其实国境之南就是恒春,而不是海南岛。当然,这是一个台湾人觉得必然而大陆人不去思考的问题。当我们都沉浸在小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的过程中的时候,其实我们都忘记了我们是中国人,台湾人,还是大陆人,我们都是人。在我们都是人的前提下,《海角七号》中只有人,没有意识形态。

很多人将《海角七号》叫好又叫座归功于其平民视角。然而我却也不觉得仅止于此。在如此浮躁如此追求商业的时代,导演们过于重视城市,也缺乏讲故事的耐心。这样的一部好电影,与其说其成功之处是平民化的视角,倒不如说是归功于浮躁时代的诚意。

所以,尽管这样一部电影会让我们有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多角色设置和温暖的色调会让我们想起杨德昌的《一一》,一明一暗的叙事结构双线叙事结构让我们想起岩井俊二的《情书》……然而如果我们可以不去追究国境之南到底是哪里,那么我们也许只需要向导演魏德圣的诚意致敬。


[1] 《海角七号》喜欢,还是非常喜欢?,引自http://www.mtime.com/my/912679/blog/1514158/

*本文完成于2008年,是我的一门课的学期作业。现在看还是看得出四年前的青涩。写作用的分析方法主要为视听语言分析,非专业。在师弟Smirk的鼓励下贴出来跟大家分享。

*转载请通知作者并标明来源。

 

出柜(2)

自从跟同学Shirley出柜之后,我很快荣升为她的闺蜜,她经常有事没事找我在gtalk上说话,或者约着一起吃死贵死贵却死难吃的饭。甚至,在她参加完高端红酒品酒会之后会特意走二十分钟从公司走到学校东门来给我送酒,因为我是声名在外的『酒鬼』。

我们的相处平实而自然,是因为我之前提到过,她结婚前最后一任男友是gay,而据她说,那是让她最有幸福感的一次恋爱。一个恋爱经验非常多的直女的恋爱经历中,最有幸福感的一次居然会是跟一个同性恋?她罗列了以下三个原因:同性恋一般都很细腻,和gay男友在一起的相处会有更多的『懂得』,很多话不必说出口对方便心领神会,因此默契最多;gay能提供的对于女生的好是唯一指向的,那个gay男友眼中只有她,没有其他女生,这让她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最后,这个同性恋男友是她历任男友中最帅,气质最好,教养也最好的一个。当然结果只能是非常遗憾,因为他是一个同性恋,不喜欢女生。

她结婚后,他们就断了往来,因为她后来的老公会吃醋,尽管她说那个男生是gay,她老公也还是不接受。于是那个世界里面只有她一个女生的同性恋,很黯然的自动消失,再也没有出现过,甚至MSN也从来没有亮过。她知道,她被block掉了。一次她在英国出差,猛然间想起这个人,于是深夜里面很煽情的写了一封长信。自那之后,他的MSN头像居然又亮了起来。他现在还跟6年前的BF在一起,他也据说得到了某牛校的教职生活美满事业顺遂,他约她吃饭约了好几次,但是没有一次真的现身。她最终才发现,他只是随口说说罢了,并没有真的想要聚聚去catching up的意思。

在她人生最低潮的时候,可以拿来聊以自慰的,居然是跟一个同性恋的友情。尽管,那样的友情已经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但是想起来却还是美好的。

当我们沿着成府路走到中关村北大街,再往北一直走一直走,甚至走到北体。最后的话题当然还是我。

Shirley:我觉得你跟其他的同性恋不一样。

Me:我觉得我跟任何其他人都不太一样。我是个怪胎。

Shirley:我希望你幸福。

Me:我也希望我幸福。

Shirley:……

Me:你到底想说什么?

Shirley:你应该还能喜欢女生吧?

Me:应该不能吧、

Shirley:我觉得应该可以,直觉。你知道我希望你幸福。你肯定不喜欢我跟你说这些。

Me:……额,没事,你可以说。但是我好不容易才从柜子里面爬出来,你是想让我再爬回去吗?

Shirley:你不乱来,你没找到合适的人之前不随便将就。最重要的是,我以前认识的gay都有伴儿,而且都在一起好多年了。我觉得你之所以这么坚持还没有男人的根本原因就是,你还能喜欢女生,而这也是未来有可能幸福的唯一方法。……你知道,我希望你幸福。

当谈话的对象是我,而且最终的目的是指向可以让我幸福的时候,她中间说的一切都似乎不重要,并且都没有质疑的余地了。

所以其实不敢多么开明的人,如Shirley,她其实也还是希望我能够进入比较平坦的人生,她也在竭尽所能的论证我还可以『变直』的可能性。尽管在人格上,我们是彼此平等的。

《寻路中国》:美国人眼中的气若游丝。

豆瓣条目在这里

据国务院参事冯骥才说,在过去的十年,全国每天消失80个自然村。

就是这个周六,来自台湾的师妹告诉我,她作为一个『本省人』,是真正来到大陆之后,听到每个人不同的口音以及每个人从那种口音之后所携带的城市历史与个人气质之后,才开始真正体验到她那么多年所不解的『外省人』的家国情怀。那是在李安电影中的『正宗的湖南话』背后所掩藏的玄机,她这才明白。

这次国庆回家,看到小时候所生活的村庄即将消失,这才被所有的『乡土中国』所击中。硕士时期导师开的书大都是『读懂中国』系列,那时候容易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那是我想要摆脱的成长经历。而今,再次重新观看这些亲历过的人生,才明白个中缘由。原来,他们是我身上携带的每一个微小的符号,气若游丝,如此真实。

上个学期,外教的英语课上,我做了一个关于自己家乡小presentation。我一直在强调,所谓的中国,不是我们看到的奥运的北京,世博的上海,亚运的广州以及大运的深圳。中国恰恰你是你所没有看到的那个部分,是跟我讲着同样语言的台湾『外省人』所忽略的那部分中国,那部分中国呆着粗糙的质地,晦涩的方言,还有它温和的气韵,总会提醒着我们的来处。

自从2011年辞职后,状态一直不好,读书和电影成了救赎。看过不少纪实题材的书籍与电影,尤其以最近看到的《祖荫下》与《金翼》为上。所以当我打算去长沙出差的时候,想也没有想就拿出来这本《寻路中国》,我想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看中国,顶多也就是媒体人的那种惯用套路,权当解闷好了,哪里想到,居然读到了精彩。

作为一个美国人,作者何伟在《寻路中国》中所呈现的中国,是他在亲历过中国二三线城市之后所看到的中国。他以他的完全的西方思维来写他在中国所遇到的不能理解的事情,以及作为一个外国人的身份所可能发生的事情。在第一部分『城墙』中,作者将这样的内容写到极致。但是这样的内容对我来说确实是不解渴的。

最吸引我的是第二部分『村庄』。作者与北京郊区一家人共同生活在一起,不仅近距离的观察了这家人的生活状态,并且尝试以其西方思维来解读中国最普通的农村生活。于是,第二部分的可贵之处在于其近距离的参与感,以及其作为外来者的『陌生人』的状态,使其所处的距离更有味道。从一定意义上而言,这个部分是作者的一部分人类学著作,尽管其分析深度不够,但是作为一手资料却为我们观看正在迅速城市化的中国,提供了最为鲜活的素材。最后,因为作者与这家人在一起生活经历了几年的跨度,而这几年又是中国发展最为迅速、北京农村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这些时期所折射在这几人身上的变迁则是更为清晰与深刻。

第三部分是发生在沿海城市温州的『工厂』。在农民涌向城市,在经济最为活跃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工厂』,作者记录了他的经历。但是这个部分则没有能够想『村庄』那样写出精彩。我想这也是遗憾的一个部分。切入点足够有意思,行文却落在表面,没有能深刻的反思中国当下遇到的城乡『断裂』与价值混乱的本质。然而作为一手资料的角度,因为已经其他形式的文学形式,如纪录片等深入到工厂来进行创作,使这一部分的力道有点虚弱。

听朋友推荐这本书已经有一些时日了。但是真的拿起来,进入其中的时候,我自己的感受是处于东西方思维的跨文化冲突并不多,个人觉得其记录意义(文本意义)大于其分析意义。然而,仅此而言,因为我们在我们使劲想要帅掉的时候并没有能够过多的驻足,处于自己民族的书写往往又特别容易陷入回忆苦难的『宏大叙事』或者干脆不掩饰的『矫情』之中,作者西方的成长背景倒是为期提供了社会学中『陌生人』的最佳记录状态。

 

出柜(1)

同学Shirley最近在闹离婚。这个同学是博士时期的同学。按说到了博士阶段很难有什么好朋友了。因为我帮她的好朋友做了一个项目,在工作的过程中一来二去的就混熟了。人非相处不能真了解。出于人情,我坚持不收钱,最后倒是收获了两个好朋友,绝对物有所值。

然而闹离婚却非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事情,包括会影响她的情绪,以及她做事情的尺度。这一天,她带着女儿跑出来了,借住在朋友家。30岁出头的年纪,从来都是优秀到极致的学业、事业,然而感情路却非努力和优秀就能把持的了的。我们谈到她的婚姻,一路跌跌撞撞,失去信任,杀死爱情。生活的每一片真相都在阐释着人在进入婚姻阶段之后的残酷无情与无奈。我无意接了一句:“你这样,让没结婚的人怎么会对婚姻有向往?”然后Gtalk她冒出来几个字让我心中俨然几百头草泥马呼啸而过,“难道你还要形婚吗?”我真是恨自己跟她扯婚姻的话题,看着电脑屏幕顿时石化。

我纠结了五分钟,对于得失利弊都举重若轻的分析完毕之后,我说,“非要说这么明白嘛?”我一直以为聪明人之间最好的交流方式就是保持“点到为止”的暧昧状态,不点破那层纸,然而彼此的默契都已了然于胸。一直以来,我都保持着这样的态度,亲密的朋友不会来问我女朋友的事情,问我女朋友问题的人已经渐渐的被我疏远。然而在看完介子的出柜系列之后,我真心愿意跟几个价值观相同的朋友来分享这样的秘密,对于我来说,这算是“赦免自己的罪”。

在可以以比较透明的方式对话之后,她说她结婚前最后一个男友就是gay,于是在后面的人生里面她几乎都有了非常发达并且精准的gaydar。在她男友跟她出柜之后,她还有一段时间蹭住在男友和男友的男友家里,而现在她的婚姻都要面临危机了,而他们还在一起,满怀幸福。

她说,一般长得帅、脾气好、有才华并且没有女朋友的人都是gay。在那之前,我们的话题是互联网、学业、出国等;在那之后,我们的话题是男人,男人,男人。她男人,她遇到过的男人们,她公司的男人们哪个是gay,以及我的EX以及JQ。

不过,她身边真的是有几个非常不错的靠谱的重情重义的同性恋。她也想要给我介绍靠谱的人。只是,那些人多过于靠谱,在好多年前已经找到了定终生的人,而且以现在仍旧幸福的在一起。

28岁说(4)

『家』

在家睡到自然醒,醒来却丝毫不觉得孤独,阳光洒满我的写字台,我揉揉眼睛,恍如梦境般的反应过来,我在『家』。

这个『家』,我生活到18岁;在后来的人生里,这张属于我的床和写字台我却经常缺席,每年加起来都不到一个月。再后来,这里成了『父母家』,北京的那个租住的温馨凌乱的小屋不是家,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家。

我再怎么看不上的人,都有一个『家』,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眉来眼去,嬉笑怒骂,人来人往,那是家。我没有家。

起床看到熟悉的客厅,安静慵懒的沙发,没人。我打开手机,欠费,与世界失去联系。这一刻才觉得不需要再追赶,遥远的那些勤奋啊上进啊,不管有多大程度是做给别人看的,此刻都可以不在乎,因为,这里是『家』,即使懒惰也没有人会怪你;即使不优秀也没有人会嫌弃你。于是越发觉得自己的所谓『勤奋上进』也不过是自己给自己的牢笼,一种无法驾驭自己生活的恐慌感,是出于畏惧才强装出的坚强。

坐在马桶开始缓慢的放松,眼前是母亲贴的便签,第一行是我的乳名,落款是『妈』。我想她一定在一年的365天之中都在念想着可以写这样的落款,可是她唯一的儿子却常年不在身边,硬生生的剥夺了她在便签上写这样落款的权利。便签上写着中午吃饭的时间地点,我一番磨蹭之后前往。手机欠费,没有网络的日子,真心好。

 

味道

刚走到奶奶家门口,有车堵住我的去路,车上下来的那个人我很熟悉,是这辈子第一次教会我『小鹿乱撞』的感受的人,以至于我在今后的人生里面,总是在找这样的一种模糊的感受来附和某个盛夏午后我们手牵手的感受,他的脸型,他的体毛,以及空气中弥漫着的他的味道。

他朝我一笑,问完我何时回来的之后,第二句紧接着:『找到对象了吗?』如果要是在北京有人这么问我,我肯定心里嘀咕『关你P事』然后扬长而去。可是面对这个人,我只能是把习惯的思维方式硬生生的塞回去,所有的场景都在提醒着我不能以惯性思维来思考,于是在想他期待的回答该是什么。但是我想了半天还是没有想出来,于是各种打哈哈应付。这个国庆,小学一个班的同学有3个要结婚,大家都卯足了劲儿要娶媳妇儿。他又问我会不会在那几个婚礼出现,我回答份子钱都会上,但人就不出现了。他一定无法理解我只能把时间丢给家人,然而我现在的身份却让他必须接受这样的想法:也许文化程度高的人有他这样做的理由吧,尽管有点怪。这也成为我的长辈们的几乎惯常的想法,于是我也就顺理成章的将其当成逍遥法外的借口。

半年前回家参加发小的婚礼见到他,他带着新婚的妻子,还如同十年前一样瘦;今日一见,肚子已经隆的老高。他说那是结婚的附带品。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跟我说的了,于是借故走了。也许是我的鼻子退化了,我再也没有闻到他身上那种特有的让我迷恋的味道。

 

温度

一个好汉三个帮。小时候无意之中写下的故事,可能之后所有的波澜壮阔的人生都无法超越。我有几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分别是小天、小彬和小年。其中小天只大我20天左右,然而在满月后我们就见到,他那时候就表现出大哥的气势,直接从我手中夺去我心爱的玩具,这个典故被双方的母亲时常提起。小天去年结束了一段9年的感情,然后跟另外一个新认识的女生闪电结婚,成为我们中间最早结婚的人。小彬和小年两个也都一直贯穿着我的童年、少年时代。最过瘾的时光就是四个人可以凑麻将,也可以凑双升,那些年,我们把多少时间扼杀在麻将和双升中啊。

晚上九点接到小彬的电话,我正在姑姑家。他说他来接我,然后一辆白色的宝马出现在我姑姑家门口。他家境优越,却一直活得非常不开心。我知道他一定是找我有事,也不敢多言。到他自己的住处,他端茶倒水点烟之后,坐在我对面,开始沉默。这是我们的相处模式,任凭口中吐出的烟在空气间升腾,再散去,就够了。

当我仍然沉浸在多年相处的默契之中的时候,跟他开始说话了。他一口气说了四十分钟,我只是听着,听他的这些不如意的人生。在我看来,一个28岁还不到就可以有自己的公寓还开着50万的宝马的人能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呢。可是他一边说一边叹气,把我也说得真的觉得他的痛苦是如此的痛苦啊,可是,可是我仍旧只能旁观者般听他吞吐抱怨与烟雾。那些缠绕在他身上的社会规则与人间尘埃,早就被我一刀一刀的从我身上简断了。可是,可是我要如何去宽慰这一颗如此真切的哀愁的心呢?

他说完,又接着抽烟,一支一支,夜已深。

接着我们打电话叫来了天和年。四个好朋友半年不见。天的妻子最近在预产期,但是听说我回来了二话没有就过来了。四个人坐在麻将桌上开始发呆。然后重复刚才的程序,抽烟,诉苦,聆听,然后重复沉默,烟雾升腾又散去。

接着天开始说话了,以他一直以来的大哥的态度和语气。但这次他的开场白却有点针对我,『我知道宋同学说的肯定有道理,可是关于在这里发生的事情他却不懂,所以你必须听听我的意见』。我已经天然的被他们当做『外来者』,已经不属于生我养我的地方,并且他们也不在意那些『成规』来要求我,他们允许我逍遥法外。但是显然,我的意见已经没什么权威性,对他们而言,我的意见更像是『专家意见』:听听即可,做决定的还要是自己啊。

问题谈完,四个人又恢复沉默,喝水抽烟上厕所。十一点,我说散了吧,没人理我;十二点,我说散了吧,没人理我;两点了,我说真的不行了困死了散了吧,这时候大哥大天发话了,两点半就散。他的娇妻一个人在那个偌大的房间等着他,他却仍旧不舍离去。那时候我才感受到那些细致入微却沉默无言的情感纹理的来路,这样的友情,夫复何求。

可是,可是我知道,除了喝水抽烟上厕所,我们什么都做不了。但是时针它如同以往任何时候一样,一秒一秒认真的走着。眼前的这几个人还是坐在麻将桌前,不打麻将。

这个月底,天就要当爸爸了,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心情,下次再见,我们就彻底不同了。不仅仅是有人开始进入了新的人生阶段,新生的生命也许带给我们的沉重感远比我们能包的红包重很多。下次见面,我们就要变成叔叔伯伯了。

下楼我无意中说了一声『好饿』。十月的天气已经有点冷,小天说他刚买了『美味肉绒面』,那是一种标着产于上海但却只在家乡能买到的方便面,我婉拒,他们几个生拉硬扯着将我拖到楼上。一进门,小天就脱去他的上身衣服给我们在厨房忙活,我的思绪马上回到初中时候我经常在天家过夜,我们经常半夜洗完澡一起赤裸着上身做方便面吃,青春期的时代我们藏着生命力最深刻的秘密。半夜三点,四个人坐在书房的地上吃着『美味肉绒面』,彼此无言,方便面的香味充满着冒着热气的书房,吃完就悄悄的穿过客厅出门滚蛋,在客厅的那一边,天的娇妻也许在骂着我们吵醒了她,而我们的唐突之下却隐藏着年少时期最无法磨灭的习惯。而在我们下楼的时候,却仅仅是轻轻的摆摆手。

午夜的空气清澈而冰凉,远处的中秋明月将我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口中呼出的热腾腾的气还带着方便面的味道,我想,也许这样的夜晚将绝版了吧。

28岁说(3)

故乡

我想,过几年我所出生和度过童年的地方都会消失。

和中国其他城市一样,我出生的城市也在迅速进行其着其城市化的进程,然而伴随着我成长的印记也会在不久之后消失于无形。上大学的时候,每个五一、国庆长假都会回到家,对那时候的我来说回家是充电和疗伤。在此刻所处的28岁,我的回家却是尽孝道的方式,在迅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之后,是我的即将到来的『而立之年』,父母的『知天命之年』以及爷爷奶奶的夕阳之年。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我在这样的年纪要面对的是这样的大背景,而在熟悉的泥土气息、傍晚时分焦化厂释放的有毒气体以及我踩踏过的每一片石砖以及攀爬过的每一片瓦沿都消失之后,我的至亲也会在我的迅速老去的进程中进入他们生命晚年,再次回来,故乡应该已经是他乡,没有了熟悉我的人,也没有了我熟悉的景物,人生如同一粒微尘。

对待拆迁的态度,我的亲人与我的朋友却与我大不相同。在我这个需要用旧景来凭吊我逝去岁月的人看来,过去是最好的;而生活在那里的人却期待着变化,期待着地铁通车,有更多的大路大桥,以及更多的名品品牌可以进驻。也就是说,对我来说一年回家一两回,家乡是『消费品』;而对于他们来说,家乡却是每天不得不面对的真实,而在我的『哀叹』之下,他们惶惑的看着我,深表不解。

再过几年,横贯南北的地铁的会通车;再过几年,徜徉的大湖会被填平一半;再过几年,那条母亲河将彻底没有了水源,而其上将会架起更多的桥;再过几年,这里将没有稻田没有秋天飞扬的谷场。

 

故事

去年爷爷过80岁大寿,家人却生怕打扰我忙碌的学习工作,甚至都没有告诉我。奶奶也总是念着,他也已经是七十几岁了。他们这一辈人,经历抗战,经历过内战,也经历过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处处却仍在落在『营生』这两个字上。对于老百姓来说,不管什么样的时代,谁的天下,过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奶奶居住的村庄就要拆了。小时候,奶奶住在『城里』,而且是在繁华的西街。在爷爷和奶奶的小时候,『城』并不多,一个『城』周围围绕着大大小小的村庄。在黄土高坡上,远远近近的人却操着不同的口音的方言,人们从方言来判断这个人是哪里人,而『城里人』总是要高上一个档次。这个『城』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城市』不同,也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皇城』北京城,据我奶奶说,在遥远的几百年前,太原府附近的城其实并不多,她记忆中的有『晋源城』、『榆次城』、『平遥城』,现在举世闻名的『平遥』幸运的留存了下来,其曾经举世显赫的金融地位再次在世界上风生水起,而那些已经消失的,却很少被人们记起。

爷爷的祖辈曾经为官,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爷爷曾经给我讲他小时候如何的作为一个少爷在偌大的祠堂里旋转,如何进进出出于大宅大院之间,而在日本人打进山西的时候,他的爷爷又是如何为了保住宅院与庙宇与日本人斗智斗勇的。以前一直不信,知道后来看到各种证据,才算是真的信了。作为一个诡计多端的小人精,真心无法相信憨厚老实的爷爷居然有那么丰富的过去,而宁愿相信那一张张匾额上的题词与家族记载。

这次回家,哪里也没去,就杵在奶奶家和姥姥家听他们讲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都在这里,他们的故事我从来都没有任何耐心去倾听,而在听了那么多人的故事之后,倒是真的很好奇,我的祖辈们,他们的故事从何而来。

反倒是早已过古稀之年的他们,对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的记忆之清晰让我吃惊。而人到了这个年纪,因为没有书写的能力,通过言语来讲出自己的故事算是最得心应手的。以前不喜欢听爷爷奶奶唠叨自己的事情,现在却恨不得拿录音笔录下来。只有那些飞扬的表情提醒着我他们曾经跟我一样踌躇满志,可是他们的历史却鲜有人关注。

这个古老的城市曾经有过及其炫目的辉煌时代,在世事更迭的人类社会,每个城市都有他的剪影,生活在其中的人是最鲜活的剖面。在沉睡了几十年之后,这个城市又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着她的新的塑造。而其间的人和其间的事,必定最深刻的反映着正在发生着的中国。

写了那么多的人故事,真希望自己在羽翼丰满之后,可以写写我的这些至亲的人们的故事。

Re:写不完的信

小跳,你好:

我能猜得出你码这些字有多么的不容易。所以当你选择给我写这些字,不管所有的原因真正因为我的那个有多么的不值一提,对我来说多还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你出国后,国内仍旧在上演着各色各样的声色犬马,保钓事件升温却在918之后热度渐退,我们的话题中也许少了很多情情爱爱,更多的时候我们可能是在讨论中国好声音中究竟谁唱的好。比如我就很喜欢王琪玮胜过多亮。等你回国之后你会发现你可能跟仍旧在这里生活的我们脱节了。这就是我从广州生活一年之后回北京之后的感受。为什么我曾经熟悉的圈子都面目全非?好像有新的人取代了我位置,而游戏规则对我而言也已经陌生。重要的是那个曾经说要爱我一生一世的男朋友,已经跑到别人的床上去了。

可是,我却只能咬紧牙关。在我人生当中第二次最低潮的时候,我是清晰的记得,谁陪在我的身边,谁又在这个时候弃我远去。我跟自己说,这是人生的课程,这是必经的修炼。

21岁的时候,我开始准备考研,发誓要从成为一个身边那些看不起我的人的想象力之外的人。我记得我在考研论坛看到一个师兄说:“不要沉溺在自己青春期式的自怨自艾之中无法自拔,以为自己短暂的人生有多么瑰丽、多么的与众不同。”那时候我以为那是一条绝路,就跟我毕业旅行去爬华山那样,怕不上去就摔死算了。但是这么多年之后我完全认为那时候的我是疯了。人生路这么多,为什么非要把自己给逼死?豁达的有智慧的人懂得的是化解,而不是硬碰硬。

执迷于所谓“爱情”,28岁了,坦诚讲,是自己伤害的人更多,伤害别人更深。比如跟ex,我自己做的就相当不好,纵使我今天百转千回万般不舍,对方终究已经move on了。最终感情就变成了一个人的修行。孤独也好,喧闹也好,都是沿途风景。你终于能收获的只有自己的成长。

关于过去,我并不想去问对错。我想你们都是神的孩子,而上帝如此偏爱你们,给你们那么好的亲情来让你们在人间受尽宠爱以及责任的鞭笞,又让你们在年轻的时候去遥远的远方来看清近处,那些曾经咫尺的近处,此刻如天涯的心情你要如何描摹?

不管你如何觉得身陷绝境,或者情感无依,你都要告诉你自己,若是无法建设一个完整的坚固体系的自己,则绝境永远是绝境,你渴望的感情你也永远无法到达。尽管,即使你修炼好了,也未必能到达。在那之后,我也无解。可是我有信心。那么窄的人生路都走过来了,剩下这些,算什么。

你说呢?

我还是等待做你的好朋友的,但是您能不能不要让我等那么久啊?

宋某人

原文为回信,经对方同意回信发表于本人的博客。

基友腐如是,腐女奈若何?——继续唱“反调”谈“认同”

看了冉迪老师的评论《来唱反调:爱,其实是有性别的——说说同志电影的“自我认同”》一文,我也按捺不住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从『我们』说起

在看之前,我在想,一个20分钟的短片,能承载多少的内容,可以表达多少属于『我们』的声音?

当我们开始讨论『你们』、『我们』、『他们』的时候,在语法上据天然区别出不同的人所站立的不同立场。就好像对面的这个人,即使他跟你是一个国家,一个省份,甚至是一个班级,你可能还是会觉得他不属于『我们』。在『我们』这个词的预设中,我们带有相当深切的认同感,然而认同本身却是复杂并且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的。比如,种族,民族国家,村落,或者亚文化——犹太人在被屠杀和流亡的过程中国确认认同,而最初期完全由移民组成的美国则担心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移民缺乏对于新的共同体感,而自由女神则成为一种替代性的认同方式:这是一个人人平等,人人可以怀抱梦想的,自由的国度。

说到这里,我们就需要探讨下,同性恋的自我认同,与同性恋的群体认同,与社会对于同性恋的认可,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几个维度。我们在《爱在水中央》之中,看到的大部分是一个性向不明的男生与另一个非常明确的男生之间的故事,最后他们在水中央接吻,爱情之圆满。但是,我想说的是,这并不应该是全部。

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

在中国大陆的国情中,在新千年的语境中(也许新千年已经成为一个很老的词),自我认同要么是独自一人完成的,要么几乎没有什么障碍,自我认同发生的很好。把人『掰弯』这样的事情也许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我是绝对不会去做的。我想,《爱在水中央》应该很难承担去解读一个人内心心理变化的复杂过程,限于篇幅,一个人内心遇到的挣扎、禁锢、文化藩篱、传统责任等问题在阐释中被弱化了,然而情节的呈现,靓丽的外表,华丽的颜色成为最大的卖点。

可是,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去关注一个人从不能认同自己到接受同性爱的关系,难道只是为了阐明,爱情无性别的界限?但是爱情果真没有性别的界限吗?我们看到,多少境遇性的同性恋者,在到了结婚的年纪之后,抛弃同性恋关系,进入婚姻状态。(参看韩国电影《REC》)

即使一个人在他少年的时期接受了同性爱的关系,然而爱情也终究不会是最终的救赎之路,爱情只是关系的开始。

从另一个角度讲,群体认同需要个体的彼此认可,帮助一些独自生活的同性恋获得群体的支持,让他们从孤立无援的自我挣扎中走出来,这才是社团的意义所在。我前几个月有幸到达北京同志中心、爱白在北京的办公室,看到有些志愿者在为之努力,我想他们是功德无量的,因为一个人毕竟只能是一个孤立的岛,而获得了群体的支持之后,一个人所面对的问题就会变成一个群体的共同问题,多元的价值观下,一个人的解答方式可能也会更加多元。其实归结点也仅仅是,能否让一个人,在暂时无法改变的社会大环境之下,借由群体的能量,更自信更有尊严的生活?

华语电影中的同性恋消费

对于同性恋的消费由来已久,不管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电影作品中,对于同性恋的消费都层出不穷。在港片最辉煌的时代,『基佬』通常都被呈现为一个娘娘腔的配角,他通常都是被人拿来耻笑的丑角,再后来的《美少年之恋》等影片中,同性恋的生活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以美少年来载体,人们带着猎奇的眼光进入大众文化的消费过程;而在日本,则有以『同性恋』为主题的文化产业链,其中以动漫为主。

说到电影,台湾电影《十七岁的天空》看成同性恋主题华语电影的典范,在电影中,台北简直就是一座腐城,在同性恋的眼中,同性恋简直无处不在。这部电影在商业上获得相当的成功,女性、同志以及女性的男朋友们都成为座上嘉宾,这部电影以其轻松搞笑的风格,拉家常的叙事风格成为『爱情电影』,以同志主题为卖点,却绕过狭窄阴暗的同志主题本身来歌颂生活的美好,来谈论『爱情』这个大主题,天下谁人不恋爱?

在西方国家,有些政客为了拉拢少数群体,则以改善同志生存现状为卖点来吸引同志群体的支持;有些聪明的歌手也以拉拢同志群体为一直以来的策略,某些商品则专门进入同志细分领域,他们都深知,很少有如此消费力高,有品位,有传播能力,以及高忠诚度的客户消费人群。

可是,消费的人,通常都不是『我们』。『消费』与『被消费』显然是有阶级划分的。就像四爷在台下听戏不重要,台上的陈蝶衣唱的动情,那四爷才是真正在消费的人。很多时候我看非同性恋者在描写同性恋的时候,会觉得别手蹩脚,你看看关锦鹏电影里面对于同志的细致入微的刻画是为何?关导演所做的事情不是在想象同志境遇,他所做的事情就是在将他自己的故事,那怎么能讲的不好呢?

可是,当我看《爱在水中央》的时候,却一直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受。这么美的画面,这么帅气的演员,却没有在讲我的疼痛,却好像是在营造腐女的耽美梦。如同听戏那样,曲终人散之后,听戏的人继续妻子孩子房子柴米油盐酱醋茶,演戏的人台上台下演着的却是同一台戏。

给飞赞的题外话

以飞赞的能力,做拍短片这样的事情,其实很难得。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渠道发出我们的声音,以此促进的应该不是『我们更愿意变成同性恋』,不是让飞赞站友更好的认同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我想飞赞可以以自己现有的清新明朗的身份来做更有社会意义的事情,那就是跳出来去让更多的人认识同志,接受同志,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说明白了,当前我们最需要的不仅仅是被自己认同,被那个我们爱的人认同,我们更加需要社会的接受度,使得我们在生活、学习、求职、工作之中能拥有更多的正视,而不是戴着有色眼镜。而飞赞有这样的能力的时候,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与功能:告诉社会一个正常的同志人生。

最近有机会看了不少BBC(Channel 4)对于英国同性恋历史的反思过程,正视英国发展过程中的弯路,尽管英国国内恐同的人仍旧不在少数,然而从不同的侧面来反应同性恋的人生,将好的榜样宣扬,将曲折的历史反思,每一集看了都让人动容。关锦鹏导演的纪录片电影《男生女相》也从自己的成长历史来讲故事,让我看了之后非常动容,尤其是其母对着镜头的一段话。这样的电影其实挺多的,这些让更多的人了解同志群体本身,而对于同志成长过程的发掘,也许对于一个同志的自我认同历程,会有更好的共振与示范作用,从而也可以促进同志亚文化在社会中的接受程度,让同志可以更好的在中国过有尊严的、有质量的生活。

((参看电影:《莫里斯》(1987),《迷情站台》(2007),《石墙风暴》(1995),《米尔克》(2008),《王尔德》(1997),《英伦性丑闻》(2007),《英国人在纽约》(2012),等。)

定性之眼(2):移动互联网是什么?

当我们谈论中国的时候,通常都会谈到北上广深,2008年的北京奥运,2010年的上海世博以及广州亚运,2011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这四个城市以他们的经济实力充当着飞速发展的中国的门面。可是这往往是误会。以中国幅员之辽阔,人口之众多,哪里是这四个城市可以代表的呢?

近几年因为工作的原因,走了中国不少的城市,尤其以二三线城市为多。我的老东家以地产商之眼光看好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未来发展,去年底,我也有幸为某国内大型电脑品牌做项目,深入到西南三四线城市进行调研,所到之处所见到的中国与封面北京封底上海的中国截然不同,于是去年年底我在外教课上做presentaion的时候一直在跟外教说:中国不可以被北京代表,而一个正在迅速变化、转型以及呼唤更好的信息资源的中国广大二三线城市,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

所幸的是,中国二三线城市遇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使得他们与他们生活的国家,他们生活的时代,贴的如此之近。

在访谈了近十个用户之后,项目负责人给我发了一封邮件,里面是所有放过的人的资料,然后他发短信问我还缺什么人。我仔细的看了表,我说,我们还缺农民工。不出所料的是,他马上把电话回拨回来,很不解的重复着最后的三个字:农民工?我很肯定说,对。

作为一个一直以来就职于跨国大公司的他,并且他还是北京人从小都生活在北京,是无法理解想移动互联网App这样的东西,能和没什么文化的农民工扯上什么关系的。但是以市场的角度看,他们虽然可能使用的是不足千元的手机,但是那些手机也是使用安卓平台的智能机,他们毫无疑问是移动互联网的成员,也毫无疑问应当被重视,被倾听,被理解。

然后让我们来给这个人贴一些标签。

基本

男,91年,职高学历,某高校保安,成人高考就读中,目标是拿到学位后考取公务员。

手机

魅族,安卓,2010年,3k+。智能手机(安卓、iOS、WP等)拥有率并不高。下一台打算存钱买iPhone5(认为信价比不高;太酷了,简直就是万能机器。)

PC

有PC,使用PC管理手机,居住环境无WiFi。同屋5个人,有3个人有PC。是否有PC成为影响其信息观念的重要因素。

话费

每月话费30元,数据流量20M。

电子商务

使用京东给手机充值(比买卡便宜将近一块钱),非常喜欢京东(服务好,物流好,退款方便),会在京东账户充值(每次约300-500元;原因是U盾使用太复杂)。

手机使用

手机QQ+掌上百度。对于这个人群来说,在桌面互联网强势的大品牌依旧强势。

其他App使用混乱,如用了UC影音(而非QQ影音);掌上百度(而非QQ浏览器或者UC);自称信息需求较高,装了百度百科、百度新闻的App,认为专业,同时装了读者、青年文摘的App;听音乐使用QQ音乐;装了一堆省电的App,等。最担心通讯录丢掉,因此尝试用过手机助手来帮助其保存通讯录。

付费态度

曾经为网游买过点卡,但手机游戏不玩复杂的,不付费;不会为阅读付费。

我试图做两个投射实验,但被访者都无法配合发挥想象力。对于很多使用行为都有矛盾之处,但我认为并不是出于故意欺骗,而是确实不懂得如何更好的使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有些学者认为农民工群体是『被动卷入』移动互联网,但是其实事实上并非如此,他们非常主动的想要进入到移动互联网之中来,想要更多的获取资讯,更省钱的生活,尽管他们的知识能力、信息能力常常不足以支撑他们的行为。

还有一个信息与我设想的不同。我本来以为对这些在异地打工的农民工来说,手机应该是极其重要的终端,但是其实并非如此。以被访者为例,他很少使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来与别人保持联系,对于移动互联网,他也仍旧是停留在互联网的延伸行为之中(聊QQ与看新闻),其他的更为适合移动的行为他们则并没有能力进入其中。举个例子,他装了微信,但是因为没什么圈子在使用,他也没有怎么使用,如果要是需要发短信的时候,他会上手机QQ来发送信息。尽管他并没有将手机使用成交往工具或者信息工具,手机对他来说也确实没有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然而他还是认为没了手机几乎不能活:“没法想象没有了手机的日子。”

在互联网公司对这样的用户有一个特定的称呼,叫做『小白』。然而不管有多白,他们也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并且渴望移动互联网的福祉能够降临在他们身上。

 

定性之眼(1):移动互联网是什么?

从2009年介入到移动互联网的研究之中,到今年已经算是一个老手了。在2009年,大多数的人都还将手机看成互联网的延伸,然而在2012年再看这个观点就会有点好笑:你看看人们对于手机和PC的依赖程度就知道了,更多的时候情况可能是这样:手机与PC各自承担了不同的功能,同时,经由移动运营商以及政府的网络搭建,智能手机终端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而以iPhone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操作系统又将智能手机的使用门槛降低了很多,因此越来越多原本只可能在PC实现的功能被移植到手机上,并且一旦被移植之后就有固化的趋势。而今,手机已经从传统的短信、电话这样的人际交往终端变成个人移动信息终端。手机不再是传统桌面互联网的延伸,到我们所生活的2012年8月,中国的手机网民以及超越通过PC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成为互联网第一终端。(CNNIC,2012年7月)

我本身是从做数据出身,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所认识的移动互联网,是百分比,是平均趋势,却很难抓住细节。2009年曾有机会参加了近20场手机用户深度访谈,以定性的角度来观察手机之于真实的社会人的意义。现在必须承认当时自己水还太浅,诸多发掘仍旧停留在异常感性的层次。最近有机会访谈诸多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同时又义务帮一个公司做一些用户访谈,两方面都得到了不少的信息,从开发者运营者到用户,每一个节点都有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然而,用户所描述的他们生活中的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有很多是我所想都没有想到过的。即,你以既有生活经验去观看和想象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只能发展出既有的逻辑而已。因此最近虽然非常辛苦,甚至牺牲了周末的时间义务做访谈,我也是乐在其中。常识这种东西,是阅历的必然组成部分,而且借由这些访谈,我也开始重新勾勒自己的学术地图,甚至是社会脸谱。

那么,定性是什么呢?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西方的管理学则强调不仅要“Do Right Things”,同时也要“Do Things Right”。定性就是一种“Do Things Right”的方法。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看,实证主义(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甚至证实真伪的)主要有定量与定性两种路径。定量呢,简而言之就是数据,凡事以数据为支撑,尤以美国主导的西方社会科学为代表;定性呢,很可能是无法辨别好坏,也无须辨别好坏的,常常用于探索未知现象的成因,挖掘事物的内在逻辑等,现在常用的方法包括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座谈会、民族志等等,每种方法之中又有不同的技术可以组合运用。现在社会学研究提倡定量与定性的同时运用,同时扬长避短,也使得研究更加立体,丰满,具体。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定性呢?定性研究方法一般用于高校的社会学研究中,现在有不少公司也将定性研究方法运用于产品探索等方面,但大都不成体系,绝大多数的产品设计仍旧基于设计者的个人偏好甚至是决策者的独断专行,用户的真实需求很难被反映。我之所以非常愿意投入到这个本来与我没有任何关系的项目之中,绝大多数原因是因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通过曲折的路径找到我的时候,向我诉说他们现在在产品设计以及用户需求分析的时候遇到的瓶颈: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拥有用户使用的所有的痕迹,这个数学系专业毕业的负责人跟我说,他的数据建模能力非同寻常,但是通常一个模型建出来之后是无法解释的。无数个WHY冒出来,这个时候仅仅依靠产品经理的猜测已经远远不足了,然而,当数据模型已经产生可以挖掘出统计规律的时候,这样的用户行为背后所藏着的用户使用的逻辑往往已经非常深刻了,也就是说,不只是个例的行为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互联网公司,用户有权利被听到,否则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他们转身就走,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个项目负责人对于定性的重视让我挺感动,在如此重视定量的大环境下,他们已经重视到定性的作用,所以我就欣然答应参与这个项目了。

当然,通过访谈这些不同程度的手机网民,我也开始重新认识每天在研究的领域,2012年的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究竟是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