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史」与一个梦醒人的一生。

——读《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有感

去广州来回的飞机上,我把《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The Man Awakened from Dreams:one man’s life in a north China village)读完了。这本书今年8月才出版,在北京大学出版社边儿上的万圣书园看到这本书在新书推荐的架子上,毫不犹豫的买下来,用了大约6个小时读完。

这是一本由女性学者牛津大学沈艾娣教授写作而成,在西方学界享有颇高的知名度,译者是一名北京大学的博士生,也是女性。不仅是因为本书的写作风格,翻译也看得出译者阅读量挺大,加上写作的内容我很感兴趣,因此读起来不难,反而因为旅途的单调无聊,更加增加了本书的精彩。

女性作者,女性译者,却在书写一个生于清末山西太原的一个读书人的一生。作者在书中不无调皮的说到「我怀疑他(刘大鹏)是否愿意被一个异国女子研究」。我想本书写作的对象清末的刘大鹏在写日记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他的日记被流传的如此之广,不仅在自己生活的时代就已经有了手抄本,而且在身后,他的那些日记成为了研究清末社会、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以及抗日战争等重大变革的社会影响重要资料来源,而现在刘大鹏的日记藏于山西省图书馆,据译者赵妍杰说,这些日记已经变成了该馆的镇馆之宝了。(译后记,P162)

微观史

对我来说,这本书让我有收获的部分是研究方法(写作方法)的部分。作者将这种方法称之为「微观史」。关于微观史是什么,作者在书中有简单的介绍:「对一个相对不为人所知的个体生命进行细致的研究,旨在展现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世界。」(P2)企图「通过在文化语境中分析一件件看似不重要的事件来阐释更广阔的文化面相。」(P3)「它们并不是案例研究——通常用一个例子证明、证伪或者推演一个更大的理论。相反,它们通过对人类生活和动机的具体分析来颠覆已经被接受的历史,解释理解过去的别样途径。」(P4)

我们对一个人一生的书写能客观的透视文化、社会、历史层面的结构性、时代性、群体性的问题吗?这个问题同样适用于电影、传记等文学形式,然而《梦醒子》本身并不是一个通俗文化的产品,而是一本被用于西方很多高校的对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目,这样一本严肃的学术书籍,从一个小人物来切入的合理性是什么呢?「这些都是宏大的主题,但是我将通过个人的故事来展现它们,因为这正是我感知这些宏大主题的方式。这一取向也让我能够感受到日常生活的细节,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到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如何在实践中互相影响。只有在个人层面上,我们才能看到孝道如何被践行、如何被政治变革影响;假如我们冒进到集体层面,我们将错过很多有趣的故事。」(P6)

作者也在自问:「刘大鹏的具备代表性么?」然后作者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刘大鹏的情况并不特殊。他常常提到和他处于相同困境的朋友,他的观念和思想正是从她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养成的。但是我并没有因为他有代表性而写他。真实的人总是非典型的。当阅读他的日记时,我感受到一种要把他还原为个人的义务。……在历史叙事里,为人常限于伟大的领袖、作家和思想家。刘大鹏并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类。当他年轻时,他曾希望自己成为大人物,但像多数人一样,他没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之所以写他是因为我希望他作为一个真实的人——而非任何抽象的某个阶级或者某一类人的化身——能启发我们重新思考生活在20世纪中国的变革当中会是什么样子。」(P7)

我读研之后的阅读多跟中国近代社会有关,类似写作方法的书也有涉及,但是这本书带给我的阅读震撼经历却非同寻常,这也是我很想要把「微观史」这样一种研究方法(写作方法)拎出来强调的原因。作者确实是从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村村民读书人(作者并不认为村民与农民有着直接的关系)切入来进行写作,然而跟着作者的思路往下读之后,便有仿佛自己也成为刘大鹏的一个朋友的错觉,而且对于刘大鹏故事的了解又如此立体和丰富的显现了跟他同时代的一类人,这类人可能跟他有着同样的社会阶层属性、读书品位等等,他们面对的问题、思考和困惑是类似的;在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他生活的地方正在发生的事情,比如当时他关心的社会议题了,以及他的大家族、亲朋好友的人生故事。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本书的意义不仅仅是「了解」,而是近乎于一种整理,将从前从祖辈口中提到的零星事件进行了一次整理和梳理的过程,这个过程解决了成长过程中疑惑多年的难题。我想跟我有着类似成长经历的人阅读此书的时候都会有相似感受的。

作为一本学术著作,本书的资料来源为刘大鹏的日记和其他作品、已出版的地方史资料和口述访谈为材料。在此也可以看到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不拘一格用方法是多么重要、

并且增加效率的事情。

大问题

沈艾娣教授对于山西农村读书人刘大鹏的一生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六个方面:写作、儒生、孝子、议士、商人、老农。可以说,刘大鹏将主要的生命时间都用在这几件事情上,同时这个几个词也比较确切的概括了他几个侧面,即他的主要社会身份。相对于他同村村民来说,刘大鹏无疑是无比幸运的人,因为他得以在一生中兼具如此多的身份,尽管它们往往不是同一个时期。这也是李大鹏可以作为一个「微观史」的主角来进行书写的主要原因。

谈到读书与写作,「父亲送他读书是抱着他将来能中举以广光耀门楣的期望,儿时的刘大鹏也有哦“封侯之志”。于此对照,他的业师则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是修身,尽管最终目标是为了治国做准备。(P37)」他一生做过「作馆」先生,在太古有钱人家当教书先生,之后又历数商人、议士等角色。在失落之于,他似乎从未放弃过。那么,除了谋生之外,一个古代读书人要怎么过贫瘠人生呢?

那是一个没有电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的时代。我经常都会觉得人生无可追寻,经常想放弃,然而刘大鹏却一直以儒家思想要求自己。在挑起家庭和社会的角色之外,他还尝试写作,把他自己积攒多年的最有底气也是他自我认同最强的一个角色,用写作的方式体现出来。比如他在没有资助的前提下,编撰了刘大鹏版本的《晋祠志》:「正因为这项编纂完全是个人行为,并无任何官方的资助,刘大鹏才能同构其中一抒己见,甚至能记些个人的经历。……刘大鹏的《晋祠志》不仅是当地在特定某个历史时段非常详尽的描写,而且也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P12)」

《梦醒子》中也时有对刘大鹏的家事进行介绍,比如分家,比如刘大鹏对自己父母的孝悌的恪守,「父母在世时,孝难免成为问题重重且颇具正义的美德,因为它必须建构在人与人之间;父母过世后,它的涵义就变了。(P61)孝心最终变成了行善。」以及在辛亥革命之后,他的子孙们对待他的孝悌的方式,多有变化,似乎时代的发展总是遵循趋势的逻辑,每每让我觉得这是在书写自己所处的时代。「刘玠一定成功的在父亲面前保持孝行,但是那个表现仅仅是为了哄父亲高兴而已。事实上,离开太原远道代县对刘玠而言是个解脱。刘大鹏知道刘玠酗酒,但是毕竟自己也喜欢小酌。但是每天吸两包香烟的刘玠却从未敢在父亲面前吸烟。晚年,刘玠开始抽鸦片;家人都知道,但是唯独刘大鹏从未知晓。(P67)」谈到不同的社会背景对人的塑造,以及家庭关系对孝悌本身的影响的时候,沈艾娣教授认为这是一种子辈们选择了「逃离」:「刘玠多数时间不在家,他已经尽力在父亲面前践行孝道,但是在表现的孝顺之下则是掩藏不住的忧惧寡欢。刘大鹏所追求的儒家家庭关系所体现的只爱亲情本来就不是容易做到的,这同年轻人吸收的新观念激烈碰撞之后变得尤其复杂。刘瑄和刘玠都以某种方式逃离了,而他们逃离的方式无不凸显了这一体制的情感约束力以及毁灭的力量。(P67)」

然而,生活中最大的「大问题」却不过生死,这一点沈艾娣教授和刘大鹏都无所避讳。在日据时期,刘大鹏有子孙为日本人做事,他的态度是:「刘大鹏认为尽管这样的妥协行为是可耻的,但是对亡国奴来说不可避免。……唯一的希望就是存活。」可见之后关于出身、成分等问题,刘大鹏早已给了自己的回答,尽管他的子孙中确实因此吃了大亏。

现代化

在《梦醒子》的后半部分,沈艾娣教授借由写这个清末读书人的失落。

李大鹏生于清末,经过多年的苦读中过举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贤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是他的人生理想。经由考功名这条路,他一生去过北京、天津,这也是比他的同代人幸运的地方,他知道在山西那条古栈道之外的世界的模样;同时,因为发生的时间太过特殊,生逢辛亥革命、袁世凯复辟等时期,他也将政府在逐渐抛弃已经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儒家价值观抛弃,取而代之的是西化的思想,「当政府为推进和儒家价值相背离的新政而大举征税时,人们愈发感觉到国家正在抛弃奠定其存在正当性的原则,而这让人们更加疑惑不解。新政始自科举考试同儒家经典的进一步疏远,以便——正如刘大鹏所言——国家选择精通西学的而非孔孟之道的人来为官治国。随后的1905年,科举制度本身也遭废除。几天后,刘大鹏一觉醒来,感觉「万念俱灰」,因为他意识到入仕的希望至此已经全部破灭。(P71)……人们意识到废科举将改变社会流动的管道,而其他许多变化也必将随之而来。他们也知道像刘家那样已经在教育上投入很多的家庭将遭受最大的打击。(P72)」到最后,他本来已经拿到了进入统治阶级,至少是士绅阶级的入场券了,但却终于在新规则之下再度化作平民:「因为刘大鹏有着和邻居一样的烦恼,因此他变得更认同乡里乡民,当他入仕的希望变得当然无存时,家财也渐渐耗尽,刘佳的经济条件也无异于他的相邻们。他苦受着革命带来的经济和政治后果。(P93)」

这跟考学多年无法中举还不同,刘大鹏是获取功名之后,世界规则突然发生了变化,终于熬出了头的人却发现他的坦途被硬生生的堵上,自己由有声望的人逐渐走向了平民化、去声望化,多年的努力并非因为个人能力不及,仅仅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使得他再也没有办法享受自己努力所获取的功名,那种失落,「万念俱灰」。不仅如此,从个体层面而言,之后迅速被「西化」和「现代化」的世界,刘大鹏感受到的失落感,是被世界抛弃的那种大失落。少年时期的所学所见,在壮年却无地可施,甚至,是他完全不认识的一个世界。最好的例子就是,曾经从晋祠镇去太原市要用一整天的时间,然而在二十世纪初期,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已经有了公共汽车,刘大鹏去太原的车程减到了几个小时。他一方面享受起便利,另一方面又无比失落。更遑论,之后革命频发,日据时期,国共内战,包括共产党夺取政权之后的土改,他都会觉得自己不断的被新世界抛弃。

从刘大鹏这个个体开始写,沈艾娣还提到时代性的变化:「很多现代物品到达乡村:人们可以看到太原县的年轻女子渴望得看着满街流行的帽子,这些帽子由卖毛巾、长呕吐女娲、肥皂和雅高的小商贩到处兜售……这些物品定义了其拥有者是一个现代人,而这些物品对越来越贫苦的农村人来说简直无法承担。(P130)」

然而刘大鹏这个个体的失落蔓延开来,时代性的失落便凸显出来。「山西村级工商业的衰落意味着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经济恶化,并重新回到农业和传统的权力机构。(P129)」「20世纪早期,政府政策重塑了山西经济,通过干预将太原变成工业和商业中心。(P129)」在这背后是重整几年前的社会秩序,彻底改变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来实现的:「赤桥工业的衰落不仅是将村民划归为农民的一部分,也是把农民看做过时“封建”生活方式的代表的过程,而这种生活方式江北现代化的工业时代取代。农民被认为是“落后的”(事实上整个山西也被认为如此),在大众思想中,农民和儒家的封建道德一样落后。到1950年代,几乎再也没有人从根源上批评现代的意识形态了,而刘大鹏在1900年的梦里就曾以其悖于入学而批评过它。大多数人变得认同现代化和工业化是提高本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提高生活水平的核心。这一模式的问题是,对村民来说,作为农民,他们觉得自己被边缘化了,甚至被此抛弃了。(P140)」

更加悲凉的是,当地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生活的村庄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他们几乎总用这些(阶级成分的)术语来回答我。某某人是普通农民、富农或者地主。只有进一步的问题或者偶然的评论才会解释这个问题中的人可能是村里的鞋匠、无地的造纸人,或者几个煤矿的所有者。赤桥村民在别人眼中和在自己眼中都是农民,但是这正误解了他们及其村庄的过去,那里几百年来一直是商业和工业而非农业占更主要的地位。乡村作为农业空间的观感,并且是需要国家将工业和商业引入的地方,这是源于欧洲的意识形态,被现代化着所接受。(P139)」对此,沈艾娣教授在书的结尾毫不留情的写到:「考虑到这一现代化的进程最终带来的城乡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这可能是自20实际初开始的现代化进程最好的、最合理的结局。这无疑给下一代更多的机会,但它也让人们背井离乡,破坏了持续多年的乡里。正如20世纪前十年以后所发生的一切,现代化国家强势推进改革,而很少考虑到被卷入其中的普通百姓的感受和经历变革而付出的巨额代价。(P142)」至此,本书完成了从个体到社会层面的跨越,实现了从个人历史的挖掘到对于社会结构变迁,甚至是对于以西方意识形态为主的「现代性」的反思。

现在在山西省太原市,有两条叫做「晋祠路」的主要干道,一条是晋祠路,一条是新晋祠路。这两条路都连接着太原城区与千年古刹晋祠。新晋祠路是20世纪末开始修建的,它更加笔直,沿路的村庄更少,开发的成本更小,从市区去晋祠的效率更高。近几年,随着太原市城区的南移以及对于汾河周边的开发程度日渐增多,沿着新晋祠路建了一系列太原的标志性建筑,新晋祠路周边的房价也随之飞涨。然而,相隔不到两公里几乎与新晋祠路平行的旧晋祠路却日渐衰败。建国初期,太原被规划为重工业城市,当时盛建的热电厂、化工厂、化肥厂、焦化厂、制药厂都分布在周围,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些重工业厂矿纷纷衰落,而今,旧晋祠路也随着沿途的工厂的衰落而衰败不堪。更加很少有人会记得,旧晋祠路曾经是山西境内一条非常重要的古栈道,它曾经连通着晋中腹地与太原首府,是连通内陆与外蒙古、俄罗斯的重要茶路、票号通路。那条栈道上的村庄名字依稀还提醒着人们他们的重要的历史,比如王郭村、赤桥村、古城营、罗城、董茹等。不久之后,这些村庄也将从太原市的地图上消失,祖祖辈辈在那里生存的人们将在新规划好的住宅小区安住,到时候,更加不会有人记得曾经有这么一条古路。

刘大鹏可能做梦也没想到当年富庶的太原县会变得如此贫穷,而他可能也不会想到他偶然做了一个梦,梦醒后他称自己为「梦醒子」,借由他的日记全世界管窥清末的太原县晋祠镇一代的人的生活,并提供给后世对那个时代的研究有了更加可靠的资料。

访谈手记(1):拾年。

真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身边的基佬朋友越来越多,而且基本上都是单身的。聚在一起的时候,除了很少的人愿意动大脑来聊一聊工作前程什么的,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都在谈论「爱情」。

其实不仅如此。当我和更多的同龄直人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谈论最多的,也是「爱情」。

于是我经常会觉得所谓的经常的「挂心」,只是因为不可得才是最美好,而已。

经常我们聚在一起,三四个小时都纠结在与一个人暧昧或者缠绵或者相互折磨中,如此反复我会想要告诉对方也告诉我自己,「爱情」是他妈能理论探讨出来的吗?

今年以来,师兄经常会提到他认识的某对在一起多年的人又分手了。看到那些榜样们分道扬镳的时候,其实我想不仅是他们自己,他们的亲人,甚至是我们这些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人,知道了都会难过。在还没有靠谱爱情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已经看到了爱情失效的样子。

于是,当有朋友提出来想要对long term relationship gay couple进行一些走访的时候,我几乎没有犹豫就欣然允诺了。这首先是因为我对这个题目非常好奇。在我自己以及周遭好友接二连三的不幸爱情故事以及去年读吴飞老师的《浮生取义》后,一直想要试图回答「幸福生活的可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近来比较忙,拉我一起做这件事情的朋友是做事情极其认真的人,我想有他在身后推着我,再加上我希望不要拉他后腿,这样我才不会半途而废,虎头蛇尾。

是否有合拍的搭档是能否一起工作的关键。

去年读人大人类学博士富晓星出版的博士论文,我在评论中向作者提问,为什么在书写同性恋群体的时候,都没有提到「爱情」?

作者在留言回复我说也许「爱情」应该成为其后续研究的方向。然而其实我自己也清楚,「爱情」这种东西,哪有什么共性可言,若真想加入到研究之中,该多么难以操作化并予以测量。这种过分个体化的个人体验式的东西是可以去寻找共性的吗?

我也读了不少对同性恋群体进行研究的书。这些书一般都是直男、直女来书写的。当研究人员以第三者的身份进入到田野调查或者访谈之中进行研究中时,我常常会觉得,他们对某个个案之中的某个事件缺乏感同身受的体验,在可能无比复杂无比挣扎的事情上,他们经常会草草带过;在诸多「仪式」性没有逻辑可讲但是却对事件走向起到重大影响的方面,也经常被误读会忽视。在他们是书写中,那种与自己「不相干」,同时刻意保持的对于同性恋的「理解」与「宽容」往往或多或少的呈现出来,让身为同性恋的我感到被忽视、被误解、被「原谅」的难受。

如果不是提供一种用以自恋的「讲故事」路径,同时不仅仅停留在提供素材上,假设我其实是想要找一些关于自己的困惑以及答案,我们会不会做的好一点?

在拖了好几个月之后,我们终于开始了第一对couple的约访。适逢粽子节,对方邀请我们去他们家里做客,看他们共同生活的「家」。

因为是第一组,我甚至连提纲都没有准备。谈话是在非常缓和的午饭以及午后进行的。男主角邀请我们喝他从家里带来的酒,身为酒鬼的我自然没有耐住诱惑,喝了不少。这肯定对访谈的逻辑和机构有较大的影响。这点是要自责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的谈话近似于随意的聊天,而不是一对一的「对峙」,因此喝酒喝到小晕倒是让我从语速快、勾心斗角的状态转向了温和和倾听的状态,这对于被访者的发挥应该挺有帮助的。

这是一个两个男人的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三居的房子只有一张双人床。家具衣物摆放的整整齐齐,几乎让人连脚都舍不得踏下去,是我有限的人生中见过的最整洁的家。于是你可以想象,那个收拾这个家的男人,蹲在地上趴在角落收拾的场景,不免内心一片寂然。当然更多的是感动,就是因为被这样的温情所打动,在访谈中才彻底丧失不断的追问以及反问。

最后的访谈过程反而更像是「口述历史」。从2003年到2013年的10年间,他们故事的开端,发展,现状,以及不远的未来的计划。

若是一对一的访谈,我会更有自信的问一些敏感的问题。但是现实的状况是,我们是四个人,两个人一唱一和提问,两个人夫唱妇随回答。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就是「主内」的一方说了一些引子,「主外」的同学立马接过话来说:「他其实是这个意思blabla。」我也无从去跟另一方确认,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啊?但是可以看出他们的默契。一方对另一方的翻译,往往可以看出两个人相处多年所确认的默契,是再怎么都装不出来的。

可是我除了听那些玄妙的「美满」,我更加想去看看他们的伤疤。在我这个内心阴暗的人的内心里面,更相信「伤疤」才是人世间最真实的真实。

于是,这就跟被访者很有关系了。还好我们遇到的这一对非常坦诚。我一直相信,敢于从牛逼哄哄的体制内出走的人,都是对自己极其诚实的人,而这样的人,对于所谓的「自尊界限」有更多包容能力的人。当你在问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不会是「你是不是在挑战我?」而是愿意跟你探讨,甚至愿意向你坦白。

虽然我们都知道,有更多的,无法言说。不管是光彩的部分,还是阴暗的部分。

提到他们的相识的时候,他们拿出两个相册。两个人分别为两个相册的主人公。他们甚至保留了他们最初认识时,彼此交换的照片;还有十年来一起经过的人生海海。

趁「主内」在打电话的时候,「主外」说,自己在外求学的时间都不曾将近在咫尺的欧洲各国游历,而是选择一个人宅在宿舍。他说,一想到希腊啊罗马啊那么精彩的世界,第一次看到竟然不是跟他一起看到就觉得很遗憾。所以还是留着将来两个人一起去经历吧。

看到相册时候,看着他们从青涩到成熟,从瘦削到微微隆起的小肚子,从意气风发到自信十足,突然想到北大清华都有的一个咖啡馆的名字:「拾年」。就像这两个小小的相册一样,共同生活的10年,是彼此将对方镶嵌进入自己生命的10年,当我们坐在端午节的午后吹着凉风来细数这些故事的时候,就像把这10年的年华一片片的拾起来。

我跟「主外」的同学说,我想你的母亲应该也会感谢他,是他把自己的儿子照顾的这么好。

是一起的经历,甚至有些足以摧毁人的经历,而不是学历、财富、性爱等等,让彼此如此确认对方在自己心里的位置,不离不弃。

走过来就是走过来了。没坚持下来,差一秒也不行。

珍惜爱你的人。不要轻言放弃。

《海角七号》的视听语言分析。

引子:

今年8月22日,《海角七号》在台湾上映,两个月时间里,影片创造了各种票房“奇迹”。“台北票房情报网”的统计数字显示,仅台北市,《海角七号》的观众就达到了91万人次——至少每6个台北人,就有一人看过《海角七号》。后来身为台湾“总统”的马英九大赞《海角七号》,号召台湾人爱台湾人的电影。而在大陆,大家也纷纷通过下载来观看这部电影。然后网上的讨论、争吵不断,评论之多如同雪花般散落各大网站。《海角七号》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台湾中天电视在一个节目里甚至引用了这样一句流行语:“没看《海角七号》,社会压力好大!”[1]

我曾经也想过我在他乡梦想失落要回家的情景。我想我只会安安静静的悄悄地在这个城市还没睡醒的时候溜走,然后在天还没亮之前躲进父母的家。然而开头的一句“我×你妈台北”让我一下子从卑微的深渊惊醒。我想,我还没有到必须要回家收拾梦想的地步,于是我不知道范逸臣喊出这句话的真实。我的一个好朋友也是飘在北京,乐队,走场,女朋友,偶尔还接点广告公司的私活。他告诉我说他看《海角七号》这么流行的电影也可以看到喜欢至极。开头的粗口和砸吉他是每个曾经抱怀音乐梦想的摇滚青年的内心底最真实的声音。

我也跟我的台湾朋友聊起过这部电影。他说其实应当从三个部分来理解这部电影以及其在台湾走红的原因:台湾人普遍对于台湾经济和政治的不满意;年轻人是应当回乡建设家乡还是留在大城市;以及台湾人对于日本的情感和认同。这些问题其实也是身不在台湾的大陆人所可能遇到的问题。鉴于当前对于这部电影的文化评论已经太多,并且电影分析这件事情总是见仁见智,于是以下我主要将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对电影做一些解读,以及提出自己的理解。

一、符号:台北是他乡
电影中符号的运用非常多。而在对于台北的画面表达中,来自日本的跨国便利店7-eleven被使用多次。从主人公阿嘉离开公寓开始,到最后看到城市的模样,7-eleven成了一次关于城市梦想的符号。然而从7-eleven到7-eleven结束,无所不在的7-eleven却没有再延续下去,7-eleven是属于台北那样的大城市的,不属于边陲小镇恒春。

当摩托车渐行渐远,阿嘉连头也没有回。这时候导演巧用了摩托车的后视镜,然后我们可以看到在小小的圆形的镜子里,高楼大厦的台北正在远去。镜子摇晃颠簸,台北也许只是慢慢的变淡了,再有梦想的人的心里,从来没有消失过。

另一个符号是小镇恒春的城门。城门是作为阿嘉已经到达家乡的符号来提示的,然而,现代的城市的随处可见的7-eleven和古老陈旧的城门作对比,更是凸显了两者的差距以及异同,让我们带来巨大的心里落差。阿嘉进去城门的紧接的镜头则是友子他们开着巨大的客车来到恒春的城门前,可是友子他们却进不去。这是后来来自日本的友子将在小镇恒春遇到一些列问题和困难的预示。

二:擦身而过:华丽并且朴实的相遇

如果这几个人不是在这种类似选秀的场景中相遇,他们会怎么样呢。在这里纷纷相遇之前,他们中的几个已经见过面了。而在选秀场的这一次次的邂逅,是导演再用这么朴素的方式在交代着人物之间的关系。并且,异常清楚。

一般而言,电影故事叙事尽管复杂,但是人物关系却不会过分繁冗。而在《海角七号》中,复杂的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用简单的相遇以及平铺直叙的生活场景、语言来刻画的。到后来,这么多的主演、这么多的复杂的关系环环相扣,却没有把观众绕晕,并且让观众将这么多的关系了然于胸。其实观众们更喜欢这样的电影吧。谁不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的一个节点呢,谁没有满满的一箩筐的故事呢,真实的人生才是最打动人的吧。

在这个小镇上,不多的公路和街道里,他们总是不期而遇。十字路口,海滩,或者夜店。不断地相遇,然后分离。然后彼此紧紧的交织成一张绵密的网。

三、长镜头:你站在我的哪边

台湾的导演惯用长镜头,并且以侯孝贤闻名。《海角七号》的导演魏德圣曾经为杨德昌做过副导演,于是电影中可以看到台湾的知名导演的影子。在阿嘉和继父以及母亲的一场戏中,作者用的长镜头也不是很多,但是却在恰大好处的地方做了点睛之笔。

这场戏一共用了20个镜头。父亲缓缓的蹲下,试探的眼神,阿嘉回报以攻击性的带有敌意的眼神。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巧妙地透过摩托车的空挡处将对话进行拍摄,对话的间隙是紧密的镜头切换,从空挡处穿过去是两个人的眼睛。中国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时候,语言甚至都成了装饰品,眼神的博弈才是真的两个人的感情的战场。

我们看到,父亲虽然在镇上极有声望,并且做事情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但是这样的温柔的试探性的眼神从对面透过来;而阿嘉性格算是比较柔和,但是此时的眼神冰冷并且带有攻击性,在这里,一方面是两个人分别和平时性格的对比,另一方面是双方的感情的冲突交锋,表达的淋漓尽致。

最后一个场景也是相当感人。这是一个长镜头。父亲起身从摩托车处绕过去走向汽车,然后看到母亲。我真希望画面在那时候定格。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在中央,这就是他们一家人现在的状况的真实再现:母亲是被夹在了儿子和父亲中间。母亲是正在晾衣服吧,一副也许是儿子的,也许是父亲的,但是她此刻站在那里,儿子在看不见母亲和父亲的地方一个人若有所失的站着,父亲正在开车门预备出去。

这个场景相当有张力,并且用极少的语言表达了极其复杂的关系和互动,而最后一个 长镜头统摄整个段落,既是交代也是在表达。

四、和解:其实并不难

林晓培饰演的女服务生也是一个从外归来的“在地人”。从后面的章节我们可以看出来,她是信中友子的孙女儿,而她的祖母却不理她了。从林晓培会讲日语来看,我们可以推测,她应该也和她的祖母友子一样爱上了一个日本人,而她并没有祖母的话离开那个男人,而是在被那个日本男人伤透心之后带着他的女儿回到恒春。

于是,林晓培与友子之间的战争表面上看是第一次吸烟而引起的。他们没见面一次都实在无言的与对方做斗争,然而,镜头语言已经表达了一切。

画面中可以看到,她们永远都是处于两个方面,并不曾有任何和平的交集。但是这样的视听语言是平静的,不矫饰的,因而是真实的。

当友子撑不下去的时候,林晓培用日语大喊道:“你这个日本人,答应的事情没有做到怎么可以离开?”也许她的控诉并不仅仅是针对友子本人,而是对负心的日本爱人的控诉,可是,导演并没有繁冗的交代许多许多,更没有用煽情的手法,只是用抽烟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林晓培的不同之处。然而凄美的是,当林晓培抱着自己的女儿,和着背景音乐唱歌时候,旁白信中的“我不是抛弃你,我是舍不得你”将气氛推向极致。多少个伤心的也绝情的人,多少个怀揣思念的人。无比凄美。

之后的和解也是因为抽烟。两个女人抽着烟开始讲一些内心的事情。我总觉得只有仇人才有洞悉对方的本领。林晓培作为重要的一个线人,在说出小岛友子住处之后,重要的作用终于落幕。

五、光线:内心温暖的投射

疲惫的阿嘉下班回来,我们看到此刻的阳光一样光亮温暖。随他的视线望去,是一台崭新的吉他。他本来的那部已经在他临离开台北的时候被砸碎了。这部一定是他的“主席”继父给他买的。我们从这里可以读出来,第一,所谓的为本地人争取演唱会的资格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代表会主席有一些私心,另外,这样的阳光一方面是阿嘉当时的被感动的心情的表征,同时也是预示着他和主席继父终于和解。

六、色彩:相得益彰是精彩

色彩的运用也惊为天人,很多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等等中对于色彩的运用。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店内的绿色的椅子和外面的郁郁葱葱的树木形成对应关系,导演巧妙地利用窗户的作用,使透过阳光更具备色彩。而背景处的树木在风的作用下纷纷浮动,让画面更具动态感,并且更加饱满。

七、彩虹:双线叙事结构的交点

有人说这部电影的结构像极岩井俊二的《情书》,所以到处都是“镜中人”。在此不做过多阐释。然而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关于彩虹的双重类比。在中国文化中,“彩虹”的意思是“风雨过后”,是经历过苦难的人的一种回归式补偿。然而,在剧中,还在有“希望”、“鼓励”等的意思。信中和现实中几乎同时出现的彩虹,不仅仅是主人公命运的折射,然而彩虹还有“桥”的意思,是连接这端和那端,此案和彼岸,过去和未来的“桥”。

除了彩虹之外,电影中还有一个隐喻值得一提就是大海。爱情可能已经逝去,人垂古稀;然而除了那期封情书,还有什么能见证爱情呢。就是大海了吧。随着日本老师的去世,爱情已经难辨真假,然而只有海,大海,还是当初老师战败之后航行的那个大海。彩虹变了,人也变了,只有这个大海,潮汐不变,生生不息,见证着人类的繁衍和更替。人们的悲欢离合放在这里的时候,反而有点不值一提了。

八、音乐:男孩和玫瑰的较量

那期封情书精彩凄美绝伦,然而音乐也是恰到好处。从茂伯口中的日本小曲,到背景音乐中的日本音乐,日本元素一直是电影中的重点。然后到阿嘉唱的歌曲,再到插曲,再到最后范逸臣和中孝介的合唱,正是音乐的相当宏伟并且适当的运用使得电影熠熠生辉,博得多少人的眼泪。

最后一首歌《野玫瑰》让《海角七号》所酝酿的悲情呼之欲出。阿嘉唱:“男孩看见野玫瑰,荒地上的野玫瑰。清早盛开真鲜美,急忙跑去近前看。愈看愈觉得欢喜,玫瑰、玫瑰、红玫瑰,荒地上的玫瑰。”此时我们更多的是联想到阿嘉与友子的爱情,阿嘉犹如歌德诗歌中的男孩,看到娇艳欲滴的玫瑰,欲采摘,而玫瑰也不甘示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刺痛了男孩。于是影片的前半段阿嘉与友子一直是以针锋相对出现的,这是第一组对比。

接着中孝介用日文唱出第二段:“男孩说我要采你,荒地上的野玫瑰。玫瑰说我要刺你,使你常会想起我,不甘轻举妄为,玫瑰、玫瑰、红玫瑰,荒地上的玫瑰。”伴随着《海角七号》之前已经营造好的“悲伤又美好”的氛围,继续沉浸其中。这时,镜头带到已经年迈的友子身旁,她转身发现了身旁的木盒,打开,年轻时如天堂般在海边嬉戏对着爱慕之人的灿烂笑容瞬间浮现眼前,她拿起泛黄的情书阅读。

而这之后,《野玫瑰》始终没有回复到中文,取而代之的是由一段儿童合唱团将这种残酷发挥到了极致。镜头回到了1945年,小岛友子穿着白色毛衣、带着白色的针织帽,焦急地等待着日籍老师。人潮涌动的码头,从友子左顾右盼的神情中我们可以揣测出她可能在想是否老师在路上耽误了,也或许期待着挚爱的人突然出身边出现,给自己一个惊喜。但知道当船笛响起,船就要离开时,她最终还是发现了。怯懦逃避的老师忍不住探出头来看她最后一眼,在船边站着一排挥手告别的人们,唯有一个萎缩的脑袋胆怯地低垂着。她嘴角开始抽搐,不可置信的眼泪即将落下。电影落寞,童声歌唱还在继续:“男孩终于来摘她,荒地上的野玫瑰。玫瑰刺他也不管,玫瑰叫着他不理,只好由他摘取。玫瑰、玫瑰、红玫瑰,荒地上的玫瑰。”这里,从更深一个层面来说,负心的日籍老师将友子抛弃这是在“男孩与玫瑰”针锋相对这个层面的基础上更上了一层,不管玫瑰表现出怎样的坚贞与不屈,无知的男孩在忍受了巨大的伤害后还是狠心将她采摘下来。听着片尾那首《野玫瑰》,看着友子发现老师后紧咬着嘴唇,眼泪夺眶而出的场景时,我想到了在某种诱惑,某种冲动和某种尘埃落定后,两败俱伤的惘然,这也正是“男孩与玫瑰”的最后隐喻:男孩受到了刺痛后依然没能占有玫瑰,而玫瑰即便怎样防备怎样刺痛男孩,最终也难逃被采摘的宿命。

尾声:国境之南不是海南岛

范逸臣在演唱会的第二首歌叫做《国境之南》。不管是摇滚的还是抒情的歌,都是和恒春的人的心情相关的。然而,当我跟我的台湾朋友聊天的时候,他说其实国境之南就是恒春,而不是海南岛。当然,这是一个台湾人觉得必然而大陆人不去思考的问题。当我们都沉浸在小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的过程中的时候,其实我们都忘记了我们是中国人,台湾人,还是大陆人,我们都是人。在我们都是人的前提下,《海角七号》中只有人,没有意识形态。

很多人将《海角七号》叫好又叫座归功于其平民视角。然而我却也不觉得仅止于此。在如此浮躁如此追求商业的时代,导演们过于重视城市,也缺乏讲故事的耐心。这样的一部好电影,与其说其成功之处是平民化的视角,倒不如说是归功于浮躁时代的诚意。

所以,尽管这样一部电影会让我们有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多角色设置和温暖的色调会让我们想起杨德昌的《一一》,一明一暗的叙事结构双线叙事结构让我们想起岩井俊二的《情书》……然而如果我们可以不去追究国境之南到底是哪里,那么我们也许只需要向导演魏德圣的诚意致敬。


[1] 《海角七号》喜欢,还是非常喜欢?,引自http://www.mtime.com/my/912679/blog/1514158/

*本文完成于2008年,是我的一门课的学期作业。现在看还是看得出四年前的青涩。写作用的分析方法主要为视听语言分析,非专业。在师弟Smirk的鼓励下贴出来跟大家分享。

*转载请通知作者并标明来源。

 

《寻路中国》:美国人眼中的气若游丝。

豆瓣条目在这里

据国务院参事冯骥才说,在过去的十年,全国每天消失80个自然村。

就是这个周六,来自台湾的师妹告诉我,她作为一个『本省人』,是真正来到大陆之后,听到每个人不同的口音以及每个人从那种口音之后所携带的城市历史与个人气质之后,才开始真正体验到她那么多年所不解的『外省人』的家国情怀。那是在李安电影中的『正宗的湖南话』背后所掩藏的玄机,她这才明白。

这次国庆回家,看到小时候所生活的村庄即将消失,这才被所有的『乡土中国』所击中。硕士时期导师开的书大都是『读懂中国』系列,那时候容易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那是我想要摆脱的成长经历。而今,再次重新观看这些亲历过的人生,才明白个中缘由。原来,他们是我身上携带的每一个微小的符号,气若游丝,如此真实。

上个学期,外教的英语课上,我做了一个关于自己家乡小presentation。我一直在强调,所谓的中国,不是我们看到的奥运的北京,世博的上海,亚运的广州以及大运的深圳。中国恰恰你是你所没有看到的那个部分,是跟我讲着同样语言的台湾『外省人』所忽略的那部分中国,那部分中国呆着粗糙的质地,晦涩的方言,还有它温和的气韵,总会提醒着我们的来处。

自从2011年辞职后,状态一直不好,读书和电影成了救赎。看过不少纪实题材的书籍与电影,尤其以最近看到的《祖荫下》与《金翼》为上。所以当我打算去长沙出差的时候,想也没有想就拿出来这本《寻路中国》,我想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看中国,顶多也就是媒体人的那种惯用套路,权当解闷好了,哪里想到,居然读到了精彩。

作为一个美国人,作者何伟在《寻路中国》中所呈现的中国,是他在亲历过中国二三线城市之后所看到的中国。他以他的完全的西方思维来写他在中国所遇到的不能理解的事情,以及作为一个外国人的身份所可能发生的事情。在第一部分『城墙』中,作者将这样的内容写到极致。但是这样的内容对我来说确实是不解渴的。

最吸引我的是第二部分『村庄』。作者与北京郊区一家人共同生活在一起,不仅近距离的观察了这家人的生活状态,并且尝试以其西方思维来解读中国最普通的农村生活。于是,第二部分的可贵之处在于其近距离的参与感,以及其作为外来者的『陌生人』的状态,使其所处的距离更有味道。从一定意义上而言,这个部分是作者的一部分人类学著作,尽管其分析深度不够,但是作为一手资料却为我们观看正在迅速城市化的中国,提供了最为鲜活的素材。最后,因为作者与这家人在一起生活经历了几年的跨度,而这几年又是中国发展最为迅速、北京农村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这些时期所折射在这几人身上的变迁则是更为清晰与深刻。

第三部分是发生在沿海城市温州的『工厂』。在农民涌向城市,在经济最为活跃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工厂』,作者记录了他的经历。但是这个部分则没有能够想『村庄』那样写出精彩。我想这也是遗憾的一个部分。切入点足够有意思,行文却落在表面,没有能深刻的反思中国当下遇到的城乡『断裂』与价值混乱的本质。然而作为一手资料的角度,因为已经其他形式的文学形式,如纪录片等深入到工厂来进行创作,使这一部分的力道有点虚弱。

听朋友推荐这本书已经有一些时日了。但是真的拿起来,进入其中的时候,我自己的感受是处于东西方思维的跨文化冲突并不多,个人觉得其记录意义(文本意义)大于其分析意义。然而,仅此而言,因为我们在我们使劲想要帅掉的时候并没有能够过多的驻足,处于自己民族的书写往往又特别容易陷入回忆苦难的『宏大叙事』或者干脆不掩饰的『矫情』之中,作者西方的成长背景倒是为期提供了社会学中『陌生人』的最佳记录状态。

 

定性之眼(2):移动互联网是什么?

当我们谈论中国的时候,通常都会谈到北上广深,2008年的北京奥运,2010年的上海世博以及广州亚运,2011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这四个城市以他们的经济实力充当着飞速发展的中国的门面。可是这往往是误会。以中国幅员之辽阔,人口之众多,哪里是这四个城市可以代表的呢?

近几年因为工作的原因,走了中国不少的城市,尤其以二三线城市为多。我的老东家以地产商之眼光看好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未来发展,去年底,我也有幸为某国内大型电脑品牌做项目,深入到西南三四线城市进行调研,所到之处所见到的中国与封面北京封底上海的中国截然不同,于是去年年底我在外教课上做presentaion的时候一直在跟外教说:中国不可以被北京代表,而一个正在迅速变化、转型以及呼唤更好的信息资源的中国广大二三线城市,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

所幸的是,中国二三线城市遇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使得他们与他们生活的国家,他们生活的时代,贴的如此之近。

在访谈了近十个用户之后,项目负责人给我发了一封邮件,里面是所有放过的人的资料,然后他发短信问我还缺什么人。我仔细的看了表,我说,我们还缺农民工。不出所料的是,他马上把电话回拨回来,很不解的重复着最后的三个字:农民工?我很肯定说,对。

作为一个一直以来就职于跨国大公司的他,并且他还是北京人从小都生活在北京,是无法理解想移动互联网App这样的东西,能和没什么文化的农民工扯上什么关系的。但是以市场的角度看,他们虽然可能使用的是不足千元的手机,但是那些手机也是使用安卓平台的智能机,他们毫无疑问是移动互联网的成员,也毫无疑问应当被重视,被倾听,被理解。

然后让我们来给这个人贴一些标签。

基本

男,91年,职高学历,某高校保安,成人高考就读中,目标是拿到学位后考取公务员。

手机

魅族,安卓,2010年,3k+。智能手机(安卓、iOS、WP等)拥有率并不高。下一台打算存钱买iPhone5(认为信价比不高;太酷了,简直就是万能机器。)

PC

有PC,使用PC管理手机,居住环境无WiFi。同屋5个人,有3个人有PC。是否有PC成为影响其信息观念的重要因素。

话费

每月话费30元,数据流量20M。

电子商务

使用京东给手机充值(比买卡便宜将近一块钱),非常喜欢京东(服务好,物流好,退款方便),会在京东账户充值(每次约300-500元;原因是U盾使用太复杂)。

手机使用

手机QQ+掌上百度。对于这个人群来说,在桌面互联网强势的大品牌依旧强势。

其他App使用混乱,如用了UC影音(而非QQ影音);掌上百度(而非QQ浏览器或者UC);自称信息需求较高,装了百度百科、百度新闻的App,认为专业,同时装了读者、青年文摘的App;听音乐使用QQ音乐;装了一堆省电的App,等。最担心通讯录丢掉,因此尝试用过手机助手来帮助其保存通讯录。

付费态度

曾经为网游买过点卡,但手机游戏不玩复杂的,不付费;不会为阅读付费。

我试图做两个投射实验,但被访者都无法配合发挥想象力。对于很多使用行为都有矛盾之处,但我认为并不是出于故意欺骗,而是确实不懂得如何更好的使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有些学者认为农民工群体是『被动卷入』移动互联网,但是其实事实上并非如此,他们非常主动的想要进入到移动互联网之中来,想要更多的获取资讯,更省钱的生活,尽管他们的知识能力、信息能力常常不足以支撑他们的行为。

还有一个信息与我设想的不同。我本来以为对这些在异地打工的农民工来说,手机应该是极其重要的终端,但是其实并非如此。以被访者为例,他很少使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来与别人保持联系,对于移动互联网,他也仍旧是停留在互联网的延伸行为之中(聊QQ与看新闻),其他的更为适合移动的行为他们则并没有能力进入其中。举个例子,他装了微信,但是因为没什么圈子在使用,他也没有怎么使用,如果要是需要发短信的时候,他会上手机QQ来发送信息。尽管他并没有将手机使用成交往工具或者信息工具,手机对他来说也确实没有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然而他还是认为没了手机几乎不能活:“没法想象没有了手机的日子。”

在互联网公司对这样的用户有一个特定的称呼,叫做『小白』。然而不管有多白,他们也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并且渴望移动互联网的福祉能够降临在他们身上。

 

定性之眼(1):移动互联网是什么?

从2009年介入到移动互联网的研究之中,到今年已经算是一个老手了。在2009年,大多数的人都还将手机看成互联网的延伸,然而在2012年再看这个观点就会有点好笑:你看看人们对于手机和PC的依赖程度就知道了,更多的时候情况可能是这样:手机与PC各自承担了不同的功能,同时,经由移动运营商以及政府的网络搭建,智能手机终端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而以iPhone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操作系统又将智能手机的使用门槛降低了很多,因此越来越多原本只可能在PC实现的功能被移植到手机上,并且一旦被移植之后就有固化的趋势。而今,手机已经从传统的短信、电话这样的人际交往终端变成个人移动信息终端。手机不再是传统桌面互联网的延伸,到我们所生活的2012年8月,中国的手机网民以及超越通过PC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成为互联网第一终端。(CNNIC,2012年7月)

我本身是从做数据出身,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所认识的移动互联网,是百分比,是平均趋势,却很难抓住细节。2009年曾有机会参加了近20场手机用户深度访谈,以定性的角度来观察手机之于真实的社会人的意义。现在必须承认当时自己水还太浅,诸多发掘仍旧停留在异常感性的层次。最近有机会访谈诸多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同时又义务帮一个公司做一些用户访谈,两方面都得到了不少的信息,从开发者运营者到用户,每一个节点都有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然而,用户所描述的他们生活中的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有很多是我所想都没有想到过的。即,你以既有生活经验去观看和想象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只能发展出既有的逻辑而已。因此最近虽然非常辛苦,甚至牺牲了周末的时间义务做访谈,我也是乐在其中。常识这种东西,是阅历的必然组成部分,而且借由这些访谈,我也开始重新勾勒自己的学术地图,甚至是社会脸谱。

那么,定性是什么呢?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西方的管理学则强调不仅要“Do Right Things”,同时也要“Do Things Right”。定性就是一种“Do Things Right”的方法。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看,实证主义(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甚至证实真伪的)主要有定量与定性两种路径。定量呢,简而言之就是数据,凡事以数据为支撑,尤以美国主导的西方社会科学为代表;定性呢,很可能是无法辨别好坏,也无须辨别好坏的,常常用于探索未知现象的成因,挖掘事物的内在逻辑等,现在常用的方法包括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座谈会、民族志等等,每种方法之中又有不同的技术可以组合运用。现在社会学研究提倡定量与定性的同时运用,同时扬长避短,也使得研究更加立体,丰满,具体。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定性呢?定性研究方法一般用于高校的社会学研究中,现在有不少公司也将定性研究方法运用于产品探索等方面,但大都不成体系,绝大多数的产品设计仍旧基于设计者的个人偏好甚至是决策者的独断专行,用户的真实需求很难被反映。我之所以非常愿意投入到这个本来与我没有任何关系的项目之中,绝大多数原因是因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通过曲折的路径找到我的时候,向我诉说他们现在在产品设计以及用户需求分析的时候遇到的瓶颈: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拥有用户使用的所有的痕迹,这个数学系专业毕业的负责人跟我说,他的数据建模能力非同寻常,但是通常一个模型建出来之后是无法解释的。无数个WHY冒出来,这个时候仅仅依靠产品经理的猜测已经远远不足了,然而,当数据模型已经产生可以挖掘出统计规律的时候,这样的用户行为背后所藏着的用户使用的逻辑往往已经非常深刻了,也就是说,不只是个例的行为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互联网公司,用户有权利被听到,否则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他们转身就走,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个项目负责人对于定性的重视让我挺感动,在如此重视定量的大环境下,他们已经重视到定性的作用,所以我就欣然答应参与这个项目了。

当然,通过访谈这些不同程度的手机网民,我也开始重新认识每天在研究的领域,2012年的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究竟是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