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

1

关于日记这件事情是让我有点伤感的。过年回家,我娘把积累多年的我的各种藏书、文件、试卷、信件以及日记都翻了出来。我没敢特别仔细的翻看。当时应该是非常非常非常仔细的认为他们很重要的。但是随着我人生的不断复杂化,周遭的朋友也不断变迁,更何况那样青涩的心情。

歪酷和博客大巴重复了丢失日志的事情。我曾经用生命去书写的电子日志,我所珍惜的,没有了。像曾经也认真写下的 blogcn 和 msn space 一样。本来以为电子日志会可以保留的长一点,现在看来更加应了那句,没有什么户会永垂不朽。

这个日志是 w 博士帮忙搭建的。理论上可能会持久。30 岁以后,我的记忆力严重退化。我想记下些东西,又希望想要追查的时候有迹可循。于是我决定未来多在这个博客写日记。

但是毕竟博客是一个公开的场所。所以我尽量隐去当事人的名字。

2

昨天去见了「东施」。关于这场见面真的是预谋已久。我想她是一直想要跟我聊聊的。于是那么久我们都似乎在不断暗示对方想要和解的意愿,但是又都因为太强的自尊心。在美国的时候常常想起她和老板。孺慕之情难以自抑。若是真心付出过,不管是想念当时的我自己,还是想念当时的他们,或者仅仅是想念当时,都让我们无法言说。

在美国的时候我就在不断的练习这次见面。一直在准备礼物。最后在 tony 的建议下买了爱马仕的 scarf。我想她会喜欢的。

约见面的时候她很爽快。当然还是需要不断的去猜,猜对才行。我本来以为她只是想简单的聊一下,约个咖啡足以,没想到她跟我约了全天。事实上我们从 11 点半到最后我送她回家是晚上九点多,足足九个多小时。像我一样,她也对这次见面练习了很多次。

我的练习包括什么呢?最主要的是我在前几天半夜打电话给「丑娘」,跟她非常详细的商定了聊天的方案。事实上,她对于这次见面也是筹谋已久。自从我回国之后,就一直孜孜不倦的督促我赶紧联系。

3

以下我主要记录一下我们聊天的内容。

我对两个师妹的看法。尤其是我和其中一个为何有过结。

一个师妹曾经剽窃了我的研究成果,到后来直接使用我曾经给在内部刊物的杂志而未做引用。东施说,她能想到这种事情她干得出来。

以此为引子,我讲了我毕业那年在我这边故事的版本。显然这个是她没想到的。因为在她准备好说法里,她还想去拆解「股份」之类对我的意义,她以为因为那些事情我感到心寒。我其实压根没特别在意那事。我说主要是因为潘金莲此人。然后将几件事情连在一起,告诉她这几件事情对我当时情感上的打击有点大。

说到抑郁症的时候,她显然并不知情。我就告诉她其实那个时候我的病情。然后说了整个离开贵校的梗概。她这个时候的结尾我觉得说的特别好,一个是老板其实是帮我努力过了,但没有成功;另外,她见过老板曾经带过这么多学生,最爱的当然是我。

这种时候我还是很感动。

她问我是否接项目之类的,我说凡是老板的客户我一个都没有接洽过。可能她确实觉得我在跟老板抢钱?但真的没有。

我毕业的时候也有人在老板和她面签煽风点火、挑拨离间。当然我这边也有这样的人。

最震撼的部分来了。她问我是不是喜欢男生。她说她很难过,因为她觉得我并不信任她,应该带「男朋友」来给她看看。我震惊的部分是,她是从当时学院的团委负责老师知道此事的。而且据说学院穿的纷纷扬扬,有各种细节的版本。我想真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没想到临离开贵校的时候谈个恋爱竟然能成为学院的大新闻。连老师们都乐于消费此事。

更为震撼的是我没想到,在贵校,这个事情竟然能成为一件「怪事」,我本来以为,如果全中国有一个地方能包容这事儿,应该就是贵校了。然而并没有。

她说连老板也并不能接受这事儿。但是我想以他们的段位,假装不感到恶心还是能做到的。我当时是感到非常震惊和失望的。这种失望到现在仍旧萦绕我的心头,久久不能释怀。

她还问我如何面对父母。我说我不知道。很显然,她也在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隐隐的担心。但我没有点破。

其实变了的是我。在美国一年。我为自己曾经为自己是个同性恋而感到羞耻这件事而感到无比脸红。我显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感动,类似于「感谢您的理解和接受」。我没有。我的态度其实是,你不能接受只能是你很 low。我也没有给她任何表示同情的机会。

4

但是整体而言,见面的过程没有我想象中险恶,甚至连煽情的部分都没有。我感到很震撼。回来之后,我感到整个人都用完了。

今天又去了老板那里,老板显得非常不高兴。我想应该是因为我参了他几本,他感到不爽了。但是我并不后悔。所谓无欲则刚。我也没什么好失去的了,所以我也没什么好害怕的了。

说话、社交真的是最累人的事情。我多么想一个人钻到郊区的办公室里默默的去备课、读书。那时候我才能感到静静的生命的流淌。其他的时间,我都在假装活着。

5

还有很多谈到了生命。无常。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感到她确实和自己和解了。我感到很开心。

她说过了五十岁之后,她开始「知天命」。她推荐我读《道德经》,刚才还要了我的地址,给我买了一本。据说明天就能收到。

因为前面的人都已经几乎就位了,要离开了,她觉得自己也在行将准备即将到来的一切。

我呢,我又何尝不是。

回家过年。

回国没几天,时差没有成为难题。事实上从 IDA 上了美联航的飞机的时候,我已经回国了。很不适应。一年在处处是白左的美国中产社区生活,我显然已经对国人的种种文化陋习难以忍受。入关时,作为一个中国人,受到的呵斥和冷眼,让我很怀念日本和美国的友好与温和。北京公路上的种种争抢更是将我一把拉回现实,这是一个竞争的、非常不友好的社会。

不想回家的我,回到家过年更是可怕。大年初一就没忍住大爆发,不知为何,在一场看起来极其细微的小事中,我对着爷爷奶奶和诸多弟弟妹妹竟然大爆发,哭了起来。关键时候奶奶真的是帮倒忙,她一哭我就忍不住了。这种事情当然只能是我赢,父亲和叔叔后来都跟我道歉。我也不知,我以为我已经变得很冷血了,但是在某些时刻还是会忍不住啊忍不住。在美国的时候我以为我竟然很喜欢茕茕孑立的状态,然而并不真实。陷入纷繁复杂的亲情关系网,人也变得具体起来。

总体来说,没有特别经历「逼婚」。大多数亲戚都是点到为止。在这个故事的讲述里,大家的逻辑之所以能够理顺,是因为我是一个「男性」。家里有 89 年的妹妹仍未出嫁,我想她受到的压力比我大。亲友们讲述着他们认识的年过 30 岁仍旧不愿意结婚的女性,都嗤之以鼻。其中有一个姐姐大我一岁,算是从小相识,因为她母亲也在我妈妈工作的学校当老师。高中的时候,她还先我一年考上我之后念的那所高中,我领取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还是她带着我去的。后来她高考补习,最终上大学是跟我同一年。最终她高考分数比我高,但是志愿可能没报好,导致后来发展很多不顺利。大学毕业后她在上海漂泊了几年,最终回到了老家成了一名中学老师。现在蜗居在自己的房子里,过年竟然躲着大家谁也不见。可想而知,在小城市她要受到多少人的冷眼和审视。我印象深刻的竟然是来自于我妈妈,因为我对别人的思想水准没有抱持任何的期待。但我妈竟然说,她这样是「仇人」的角色,生来干嘛?我也是惊呆了。看来父母们生孩子的时候都以为是「情人」才生的,如果是仇人的话宁愿不生罢了。那一刻我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也有一点失望。对于我的终身大事,我妈妈从来没有明说过,家里提的最多的人是奶奶、父亲和姑妈。但是从这个表述来看,我妈也并没有能比别人更加先进一点。最多,她的想法就是,如果结婚非常不幸,那也不如不结。

去年出国之前见到奶奶是在医院,她的眼珠子竟然有点歪斜,我吓死了。跑了。今年见到她,眼里的毛病应该是治好了,但是我感受了衰老。是那种接近终点的衰老。她把我叫到她那里,把存着的一些老版的人民币给了我,还有一块「袁大头」,是袁世凯人头的一块大洋。她说她感到自己不久于世,要见到我成婚她才能安心离去。我跟妈妈说,以前我奶奶说话总是感觉需要多想一层,她从小送养在地主家,又经历家是凋零,后又战火纷飞、漂泊伶仃,看尽人间冷暖。但是这一次,我觉得她没有了那些谋篇布局的力气,只是想交代自己的想法。我是有点难过的。她说她每次看到电视里美国又有什么事情发生,或者航班出事,都在紧张的看是否有我。然后她哭着说美国太远了,你再也不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了。北京挺好的,如果能回老家发展就更好了。我还能说什么。长子长孙的我,听到这里只能转移话题罢了。

最后一天我开车,和父亲一起去了据说是爷爷小时候的老家院子。因为政府翻盖原来的老城,将原有的老城里的人悉数「清理」了出去,用姑父的话来说是「流浪汉」。爷爷因为出身问题,带着奶奶去了其他的地方,但父亲因为某些原因,竟然在档案馆查到了五十年代刚建国时共和国政府颁发的地契。上面赫然写着爷爷应得的房屋几间。有趣的是,上面的名字并不是爷爷现在的名字,最后一个字是「法」,而爷爷现在用的是「发」。父亲说是因为爷爷并不识字,只知道读音,因此在之后文字化的过程中,被人代笔书写的过程中成了当前的名字。

小时候爷爷唱给我说家里曾经也是旺族,我是不信的,我总觉得那是他的春秋大梦。如今看到那个老城里几乎被推平的废墟里只站立着那么几间老院子,其中就有一处是爷爷小时候的住所,门口立着政府「×氏宅院」的牌子,我这才信了。回去追问爷爷,他说小时候家门口还立着两个旗杆,因为日据时期日本军在大街游行,认为那两个旗杆有碍,那时候撤了去。而大门口的牌匾上曾经是「兄弟登科」,是在文革时候被人拆了去。这才相信,原来祖上在清朝时期也是大户人家来的。只是过去百年终究灰飞烟灭。

还和赵敏见了面。她带着女儿,我们竟然也就玩了一整天。她的目光里还是爱我的。带着高中时期我们不经意间写就美好的青春期故事的神采。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有一种我们三个是一家三口的错觉,竟然很美好。我想她也是愿意给我生孩子的。只是她竟然吃惊我为何还不结婚?可是我不是很早就跟她出柜了吗?难道她一直认为那只是我拒绝跟她在一起的一个借口?

密集的见了一些亲戚,说了很多话,比我在美国一年说的话还多。实在太浓密了,太累了。我就落荒而逃了。今天在北京自己的住所里颓废着,感到身为一个无人问津无人关注的 nobody 的舒适感。

老家的房子拆掉了。父母搬进了我一手操持买的万科的「豪宅」里,这么多年我妈终于住进了一间她做梦也没想到能住到的房子里,高兴得很,像是筑梦般在践行梦想,于是装修时买的家具竟然都有点贵的离谱了。所有人都很高兴,因为拆迁拿了不少补贴,大家都在赞许党的政策好啊。对爸爸妈妈来说,脱离原先的生活是一种快乐,像甩掉了自己的尾巴一样让人欢欣。但对我不是。记载我年少岁月、惆怅心情的地方被抹去了。可能在一片新的湖水之下,或者一个公园覆盖,我所怀念的、记忆得以凭借从而偶尔可以回血的魂牵梦萦的家乡消失了。对我和我的家人来说,家乡的意义从此泾渭分明了。相同的境遇是,我们都彻底与那段人生告别了。

失去高音(6)。

十三

最近不是在重温《奇葩说》嘛,第四季里有一集讲「是否敢感谢生活里的暴击」,看的我真是哭死。我觉得也特别适合在这个主题下面来写。三个非常受到触动的地方。

第一个,臧鸿飞:我们选择了做这样的人。

虽然小时候学习好,但似乎从来就很叛逆。不知道这里面是否有一种命定的预设,在传统的父权社会里,我终究会成为一个「孽子」。其实这样的隐喻从来都是在的,随着年纪的增长,我越来越接近一个「叛逆」的样子。想要说其实是,似乎在任何的社会里面,我年轻的时候都是想要逃叛主流的。即使在贵圈,我应该也是小众的,不主流的。

但这就是杯具的源头。叛逃主流,主动边缘化的后果其实是具备持续的张力,但其实是说,永远都雕刻在人身上的印记是不可抹掉的,不管你多么想要修改自己身上的标签,你可能永远都不能成为所谓「主流」的人。

我总是想到孔飞力在《叫魂》里面写到的,所谓的「边缘人」。其实白先勇在《孽子》里面也还原了同性恋在中华文化里的位置。他们是流窜在夜色中的人。我想这样的身份处境应该在很多年里面让我有一种将自己主动边缘化的自觉。虽然说到底是主动还是不得不并不好说,但多年来我已经习惯这样的处境。

当然,臧鸿飞作为一个摇滚歌手,也是这样的身份处境。不想融入主流,那就要担当起不被主流待见的遭遇后果。这也是你自己建构自己身份的重要凭据——不能一方面又要玩叛逆看不起主流,一方面又要抱怨为何不被主流承认。

第二个,邱晨:分分秒秒对尊严的凌迟。

真正的暴击是漫长的时间,一分一秒的,凌迟你的尊严。

她讲了一个故事,是自己从小就想当画家,求而不得,终于转行做设计师的故事。然后她说,她到 35 岁了,依然没画出一幅自己想要画的作品。听到这里,我立马就眼泪下来了。这他妈的说的不就是我吗?

生命里的暴击是如此的稀松平常,仿佛无处不在那样,但我们要寻找的,恰恰是,哪怕是仅仅那么一刹那的意义。这种意义让我们得以在这个虚无的人世间,继续走下去。

我记得当初在豆瓣发现某个精神导师的博客,然后爱上他那句话,大意是,好的爱情是那个让你在面对人生虚无的时候,得以确认自己,而不至于堕入黑暗的人。以我现在的人生来说,已经不会去相信爱情会拯救你的鬼话——可能在某个个时期可以——但在更加漫长的人生时空之中,我想能够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于是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哪怕仅仅是虚妄的为了美,能每天被梦想叫醒,都是幸福的。

邱晨讲了一个自己的血泪故事,硬生生的揭开了每个人的伤疤。那就是,你永远都需要面对自己的无能,你永远都画不出自己想要的作品,就算你可以在其他的路上找到证明自己价值、才华的方式,在你自己最需要的那个轨道上,你知道你永远是个失败者。

梦想恒久远,失败永流传。

第三个,马东:暴击是心理创伤(后果、效应)。

失败本身不可怕,失败后的创伤才可怕。

听过很多年少成名的故事,更听过年少成名的人销声匿迹的故事。因为他过不去,他无法面对更大的愿景,无法冲破曾经的光环带给他的枷锁。

某师妹讲过一个故事,在竞选学生会主席之前,她是一个自信的人,然而那次精选的失败、以及接二连三的失恋等,竟然挫伤了她的自信——她是一个北大的学生啊,但因为这些失败,让她心气受了伤。她说,似乎就是从那时候起,自己竟然成为一个颇自我怀疑的人。

所以能从失败中站起来的人才是强者。

所以马东最后说,在现场的人其实都是强者。敢于跟命运搏斗,而且赢了。这就是强者。失败没能让他们倒下,而是像刘楠说的那样,用肉身跟命运拼死搏斗,最终在血肉中长出铠甲。

多难啊。尤其是,如果你从小就选择当一个小众的人,你经常在能力的边缘与世界较劲,与自己搏斗,同时,失败的效应,并不是那么容易走过来的。

不要说话。

昨天说了大概有五六个小时的话,终于结束之后,我给自己炒了一大盘米线,大口吃起来,然后几乎是立即进入了睡眠状态。

来美国之后就很少开口,主要是因为英语口语太难了,总觉得不能 fully express 自己;当然更重要的事情是,不认识几个中国人,没什么朋友。

昨天的好几个小时的说话也不是跟现实中的人说。虽说最近认识了几个中国人,而且都是北大的,因为 workshop 的关系,见面也比较频繁,然而远不及连着一直讲话那么累。

第一个电话是关系不错的师妹来的。她获得了一些信息,跟我说话主要想表达,我之前对于很事情判断都非常准确,没啥失误。总结来说,就是说对我表示充分肯定,然而七七八八说了很多八卦。

话说,我现在经常来往的都是比我年纪小的人。类似自己年纪或更年长的人,总感觉接触起来有很大的压力。进入社会之后,游戏规则的变化太过陡峭,基本的判断规则是「谁都不可信」。但这也非常糟糕,导致自己周围的朋友圈子有点单一,很难获得更加复杂和充足的社会信息场景。显然是非常糟糕了。如果按照师妹的说法,一直跟比自己差的人来往,自己不变笨才奇怪。

第二个电话是跟同学。在师妹的定义中,这个算是水平相当,甚至可能是比我还要优秀的人,按照预期,可能会有很大的收获吧。但当我把我的问题抛出来的时候,我发现我们都应付不来。当然最大的变化是,我的问题已经从一般疑问句,变成特殊疑问句。在没可以参考框架的问题里,我们都很难寻到合适自己的位置。

少年时候曾经热爱的文学作品,甚至是在北大时期崇拜至极的学者教授,似乎也没有特别适用的参考性。可能越过青春之后,中华语言和文化提供给我们的框架都是适合于「祖荫下」的框架之中。同学和我聊起我们共同的好友 ZY,他已经决心要辞去某部委的工作去企业了,原因很简单,儿子要买奶粉尿布和上学,他需要钱。不管从当下还是远景来看,这个原因都是重大的、不可被质疑的,至于人生的意义,也是慢慢铺就的,不能也不必想太多。可是对于 people like us,我们的文化里面没对此进行深入的书写,对于人生的意义这件事情,需要自己慢慢发现并逐个找出来。

当然在我们共同认识的人之中,也有那么一些让我们觉得羡慕的人。他们既保有了自己的尊严,同时仍旧在努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一个是某出版人,一个是妇产科的医生。我想身为母亲的她还在妇产科工作,一定没什么时间去思考所谓工作的意义这样的问题。迎接新生命、救死扶伤,每天可能累的如同陀螺旋转,最惨的时候,每天披星戴月的往返于医院和家,离开的时候小孩还没醒来,回去的时候小孩已经入睡,慢慢发现小孩都不认识自己了,只能一个人默默流眼泪。

不过这个电话依旧没什么很大的收获。我发现已经没人可以帮我理清思路了。「特殊疑问句」的回答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何况,每个人都深陷在自己人生的沼泽里,他也在寻找他自己的答案,他也和我一样,其实暂时没有答案。

第三个电话,是我不太想接,但思前想后觉得要接一下的那种。是用美国电话打来的。话说有人亲生父亲在国内去世,自己都没来得及见一面这种事情,是非常值得同情了。事实上这件事情让我也无限伤感,毕竟我当下也是身在他乡,不是在三小时就可以回到家的北京,而是在遥远的美国,而且是在东部!真的是感觉好远好远啊。但是陷入到别人的故事里真的让人发疯,毕竟不是我的故事,我不想那么深入的嵌入到别人人生的历史脉络中去,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更让人崩溃的是,在交流过程中发现彼此价值观差异太大,这种时候其实觉得已经没必要再继续交流了,但因为你知道电话的那一头正在身陷情绪的泥潭,你帮他一下他可能就会好受很多,但因为要胁迫自己的价值观的方向更改,顺从他的立场去跟他谈话,说真的,累死了。何况,他总是喜欢边开车边讲电话,烦死。总是让我配合他的垃圾时间的运用。

觉得活得对得起自己,并不容易;如果加上总拷问自己,不要活得有遗憾这种事情,人生的步调就会更加沉重。我觉得我不擅长将人生过得平凡美好。同时,这种朋友我觉得未来应该也不会,我应该也不会允许有更加深入的交集,希望不要再接到类似的电话,当然,也希望他能有美好的人生。

感觉自己真是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的吐槽文。可见,昨天是多么让我厌恶的日子了。

阴天。

阴天,在不开灯的房间,当所有思绪都一点一点沉淀。

北卡的天气虽然非常好,尤其昼夜温差大,即使白天有点热,晚上也凉爽宜人。但我最喜欢的其实是经常下雨。淅淅沥沥的可以下好几天,空气湿润,世界安静。

这又是一个阴天,偶尔落雨,能听到缠绵的雨声。印度小哥说,这里真的是太爱下雨,很难看到太阳,难免让人心情郁结。我有时候会很钟爱雨天,尤其在孤独的美帝,让我可以不去面对外界的陌生。

不过也许确实是很矫情,每天看到豆瓣、微博等传播的国内的信息,都让我非常抑郁。年轻的时候看到中年人抑郁觉得矫情,没想到自己也会这样。但其实仔细想想,也算能解释。毕竟这与我未来的每一天息息相关。这个工作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和我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关联;从国家层面,不太确切的集体所传递的希望我所传递的价值观念,不论是对于我个体,或对于这个职业本身的要求,都与我当年所获取的信息大相径庭。自然我们都深知所有的人生都需要付出代价,尤其是你自己愿意让其代表自己的价值观内——但当整个世界都变得浮躁,全然都是裙带关系以及出名要趁早的鞭笞,标准被很不怎么样的人把持之后,我等弱者未来的路会何等艰难。何况,还是个同性恋。

这种时候,很容易想到解释自己低潮情绪的办法,那就是李宗盛。你看这首《阴天》写的多好。但,太长时间停留在描述现状、体会情绪之后,人就变得不那么聪明了。毕竟还是要推理和不断的学习,才能真正获得解救的办法。但显然,流行文化所教会我的一切,都不足以让我摆脱目前的困境。

所谓,「中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但也很难说,到底是自己资质不足,不足以更上一层楼,还是因为畏惧,那毕竟更加是一条不归路。我带来的书虽不多,但能读完且嚼烂放进脑子里的话,应该也至少会从当下的痛苦中超脱。但我还是有点畏惧。三十多了,不像二十岁出头,有自己完全相信的老师告诉你某本书你读完一定有收获你就会头也不回的去读,更多是缺乏方向,没人告诉你现在的语境下应该读什么,这种不断的试探、试错,又常受打击,总让人想要停留在阴天的雨声里,躲进梦里,躲进流行音乐里。

中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意识到自己的无能。 常常我们觉得人生是有选择的,然而其实可能并没有,尤其对我来说,可能就是要向着无能的反方向坚定走过去,不然,我可能会一直非常讨厌自己。

那么当下的无能,和过去,以及未来有关系吗?看起来并非没有。又怎么会没有呢。

三年,一事无成。

如今似乎恰好是博士论文答辩三年的时间。三年了,一事无成。

我应该算是「负气离开」的吧?当时计较的事情如今还是重要的事情吗?世界啊,当你发现更 low 的事情之后,一直回头看的,竟然是最美好的事情。偶然有瑕疵,对,现在我可能会称之为「瑕疵」吧,也应该尽量忍住,视而不见。

虽然同事大都让人失望,也没觉得我在他们之间显得有多么平凡,但终究而言,我算是非常幸运的了。博士读的吊儿郎当,没好好读书,也没好好写文章,也从未钻营关系,到最终还能有个教职,算是我的幸运。但回头看看,我曾经有那么好的机会,如果稍微钻营,也许会有更好的机会和发展吧。

毕业后的三年,才是真的「试炼」,体会到社会的复杂。但从真的学术来说,我似乎才刚开始了读博士的旅程。发现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还未成型,跳出我老板的框架之后,自己竟然啥也不是。曾经瞧不起的种种,自己也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真让人气馁。

第一年上了很多课,乱七八糟的,凭着热情和小聪明应付过去。没时间写论文,也没时间系统思考自己的问题。第二年,大部分时间都在焦虑申请出国的事情,等最终落定,却舍不得走。很感激的是最后一段时间终于在办公室找到了落脚点,经常去,才像是孤魂野鬼终于找到了个落脚点。但也得承认,大部分时间还是用在了吃饭聊天上。似乎读书时代可以在斯多格坐一整天读书,心无旁骛的日子,再也难回来了。

人际关系上的失败是最大的失败。也让自己看清了自己懦弱的性格。但最终逼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也只能翻脸了。也更让人看到人心的险恶、人性的不可靠,还有坚守自己的难。

未来?不知道,且过完美帝的半年,我也需要有个清晰的决定了。且再看看。

早晨从夕阳开始。

在美帝的作息用的是国内的标准,新媒介让我们和与自己相关的时空关联,而人又总是向往着与自己熟悉和实质关系的事物发生关系。人若真的成了一个漂浮的原子,意义贯通成了障碍,完全要凭借自身的处境来确认自己,那么他自己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宇宙。

那一次跟光华师妹吃饭,她本科是学社会学的,说来美帝之后,才深刻体会法兰克福学派所言的「原子化」的个体是多么可怕。其实恰如身在异乡独自生活的我们——人文社科的学者,彼此相交的方式很浅,大都是自己与世界进行交互。虽然自然科学的学者很苦,我也完全理解,但不必将自己放进世界的田野场,自己不必做度量,不必担心自己偶然消失于自己世界,与客观的世界打交道,其实未尝不是幸福。

我呢,最近的作息已经是,当睁开眼,已经傍晚的夕阳。我的住所旁边有一个宁静的小湖,向西望去是刺眼而温柔的夕阳。我每天在夕阳中醒来,如同迎接朝霞。

有人在豆瓣灌鸡汤,说什么控制不好自己身材的人,怎么可能控制自己的人生。面对这句话我倒是自惭形秽了,我连自己的作息都控制不了,更何谈身材,枉论人生了。路遥把写《平凡的世界》的经过写成了散文集,名字叫做《早晨从中午开始》。我想他一定也把那个强力控制的过程进行了美化。没有经历过失控、失望,又怎么会真的度过自己为自己设的劫难。

重回博客。

这是新开始 wordpress 之后,默认的第一篇。本来的名字叫做「hello, world」。这正是我第一次拥有博客之后的心情,终于可以向全世界说话。但渐渐的,会变成对自己说话。

世界太嘈杂了。尤其是社交媒体。仿佛很多时候说话就只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认同、点赞、评论。年纪大了,不再有这样的渴望,只希望找个平静的所在认真记录一下自己的生活——时间太快了,一转眼就没了,找不到真实经历过的凭据。

还记得在blogcn、MSN Space、歪酷、blogbus、豆瓣日志和微信公众号写下的点滴。只是,大多数的文字都寻不回来了。如同记忆那样。

希望自己可以回到没有任何负担的写作状态。摆脱言不达意和总觉得一切都失去意义的怀疑。相信记录本身即是意义。

把模板上的图片换了。因为最近重新看了电视剧版的《孽子》,而国内又因为某些事情而「浪潮」滚滚。这部戏里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阿凤的红,而是阿青家的这个红色的大门。他离去,他悄悄翻墙进去,最末集时,他隔着大门徘徊,听到父亲的呼唤他却窜走了。和他妈妈一样,他可能觉得「没脸」见父亲。即使父亲已经原谅他,但他内心的审判不会停息。

只是年代久远的这部剧,而且是电视剧不是大银幕,很难找到清晰版。反而这样模糊的状态是我所钟意的,正如同我们回头看自己的过往一样。

31 岁记。

2003 年的愚人节,身处非典的漩涡,高考前夕的我对世界充满疑惑,以至于当我听到在这一天张国荣去世的消息时以为这仅仅是谣言。对处于非典时期那种紧张焦灼的社会气氛,随时有人感冒发烧都可能会被隔离,人与人完全不可信,最好不要见面,打电话发短信是安全方式的那个阶段的我,以及高考前状态一直不佳忧郁烦闷离愁别绪种种来袭,张国荣自杀的事件并没有很深的影响到我。我记得我只是淡淡的评价道:对于张国荣这样追求完美的人来说,活到 40 岁就够了吧。在那之前,通过盗版光碟,高中的我看过《霸王别姬》、《春光乍泄》,当然那时候我只是隐约的觉得这个人很可能会是一种「隐喻」,但那时候我并不懂人生的走向为何。那时候拥有无限的青春可以挥霍,并不会想到,我自己有一天会到达 31 岁。

这简直太可怕了。

2003 年年底我在北京,正在跨年的当下,我记得我那时候特别迷恋隔壁系一个男生,那年冬天下特别多的雪,常常把成府路的树枝压断,我手写了很多很多的信。我周五下午没课总是喜欢坐地铁去天安门看降旗,我当时还是特别喜欢王菲和朴树,不过我仍旧记得梅艳芳去世的消息,那是 12 月 30 号,好像那一年的死了很多人,非典的时候广东、北京和山西都死了很多人,柴静去了小汤山采访,张国荣和梅艳芳死了。我并不知道我跟他们两个香港明星会有什么关联,但那个时候隐约觉得人生太脆弱了,要好好活。那时候,我还不到 20 岁。

之后的人生似乎就汹涌来袭。少年时期的缓慢、静谧的时间体验一去不返。北京这个城市充满着梦想和希望,当然也非常残忍与决绝。我也怀抱比较正确的价值观,想要获得就努力付出。然后就一直淹没在时间的洪流里。这 12 年时间,似乎是割裂式的,如果不是有人提醒都很难将自己的不同阶段串起来。然而在之后的人生里我却经常想起 40 岁自杀的张国荣以及患病去世的梅艳芳。当青春被挥霍的所剩无几,终于打算停下来好好收拾、检视自己的时候,我差不多 28 岁了。

28 岁那年,我也应该是过得非常狼狈。我当时租一间很小的房间住,几乎容不得第二人进去。当然大部分的时间我都不在屋里。那一年,我在「理性与感性」中挣扎,跟当时所在的团队的关系产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那一年我非常幸运的跟某互联网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一起做项目,每周五飞一个陌生的城市周天晚上飞回北京,我庆幸我的思维能力开始呈现新的色彩与疆界,同时那个团队对于同性恋的包容让我很轻松的出柜。在认识他们之前,我都一心一意想要做一个事业型的人,不管是在学界还是在业界,都觉得自己一定要「过出漂亮的人生」来。但跟他们合作帮我解决了两大难题,首先是我不再有那种身为同性恋的「羞耻感」;其次我非常近距离的观看了一个身价过亿的人的生活状态——那绝非我想要的。

然后我开始写《28 岁说》系列。

不过之后的人生就又开始混沌起来——仿佛是我太想要过好了,太想要寻找到一个目标了,反而迷了路。迷路的方式却是在奔忙中继续辗转,以忙作为唯一的避免面对自我的借口。到临近 30 岁的时候,我到了博士第四年,按照学制来说我应该马上要毕业了。不过我似乎那时候对毕业一点都不关心,我将所有的救赎都压在爱情上——既然事业的成功不能获得救赎,那么爱情终究可以吧。然后爱情呢,又偏偏不是那种付出就会有回报的事情。但是当我把所有的宝都压在爱情上,企图因此来获得拯救的时候,爱情成了我和自己进行和解的一项交易,当然这项交易并不合理,因此注定失败,这也造成了最为压倒性的糟糕的结局,最终我将要毕业的时候,竟然一无所有。我轰轰烈烈、千呼万唤的 30 岁的时候,没有工作,没有爱情,简直太糟糕了。我无比的嫌恶那样的自己。那样的自己不配这么多年自己在事业上的付出,在爱情上的坚守。然后,就生了病。

用力过度,导致无法接受失败。这样的失败,又伴随着 30 岁这样的门槛的质问,我又如何可以不去承认,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呢?

所以我的 30 岁整一年,几乎是披头散发、屁滚尿流的过来的。似乎太久没有这么糟糕过了。我每天在灰暗的小屋睡得不省人事,对工作的事情也置之不理,对所有的人都敬而远之,没有兴趣。那时候伴随我的就是一只喵,还有一个好朋友。最后剩下可以凭借的,就是这么一只喵,一个好朋友,他们伴随我写完了博士论文,通过答辩,甚至突然间有了教职。终于可以绕开老板对我的安排,归还自由身。看起来美丽的头衔其实是太多拧巴和委屈,所有不屑于去做不愿意去做的事情这些年都尽力去做了,终于可以 say no 的时候,真他妈爽。去 tm 的美丽的牛逼哄哄的头衔,老子宁愿平凡过自己的简单人生。

后来的事情似乎都是转机,但回头来看都是注定。那篇我删掉后记才提交的博士论文,那个买回来却没有拆封的博士学位服,那些空白寄出的明信片,那些想说却从来没有说出来的话,都随着我毕业而一切清空了。当然这中间还有买房和买车的插曲,但终究也没有引起什么波澜,看似平静淡然的我,内心里仍旧荆棘丛生。当然我知道,未来的人生,这些遗憾都将伴我终身,成为我自己的一部分。

后来,我就睡了很多觉,我喜欢在傍晚时分在高速上开车,尽量不去触及难过的记忆。为人师表,虽然并不知道到底好不好,但态度非常虔诚。以及,在 31 岁生日当天,诅咒这个倒霉的年纪,希望 30 岁快点过去。

31 岁了。按照我高中时期的想法,大概我也不会活过 40 岁吧。但现在却觉得自己仍旧还没长大,尽管内心难起波澜,却仍旧在很多时候保持孩子般的初心。40岁的时候,我会死吗?31 岁的我,没有答案。但如果每天都可能是世界最后一天的话,我还是希望此刻自己活得简单坦然,充满力量。在迈向 40 岁的进程中,仍旧以一个少年的状态去探索未知世界的美丽,继续对人保持好奇,那么到 40 岁的时候,我才会有答案。

忘词的朴树和走神的我。

知道朴树在北京开演唱会已经是开唱两周前,而且是某公司的 co-founder 特意发微信告诉我的。2013 年忙着跟他们做项目,买了北京场的「树与花」居然没有去成,而今她特意来告诉我,一定不能错过这场。可是我却意兴阑珊。一来十月份实在太忙了,二来也似乎与 2010 年王菲在广州开演唱会我的情绪接近,没有处在那种情绪下,紧张的情感怕被触发。直到关系很好的师弟问我去不去。他会去。他发来微信说「我从远方赶来,赴你一面之约」,看到这句歌词,我就没多想买了票,也没有想去找谁一起看。朴树的演唱会,似乎非常适合我一个人去看。

你的生命她不长 / 不能用她来悲伤 / 那些坏天气 / 终于都会过去

——《在希望的田野上》

朴树一直在忘词。事实上我记得词比他还多。他一直拿着一张纸在看着词唱歌,实在懒得唱词就开始咿咿呀呀哼曲调。终了他看着歌词,他说,他现在甚至已经不理解这些歌词了。从《我去 2000 年》到《生如夏花》,朴树从一个大男孩变成男人,从忧郁痛苦的青春期进入幸福安稳的成熟期。最近他的作品有《平凡之路》、《在木星》、《好好地》等,都在宣示着他现在生活的幸福与安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许生活并没有真的发生变化,变化的是朴树自己,他现在换了一种视角看待生命和自己。

1999 年,我上初三。从高中起开始系统接触流行音乐,赶上流行音乐最后一波的复兴,算是我的幸运。整个高中,陪伴我时间最长的就是朴树和王菲的卡带,一遍遍的循环与流转中,我坐公交车路过城市与荒凉的时间。还有什么能更好的表达我自己吗?那些磨得有点走音的卡带会告诉你,那个不曾经历过世事与世界的少年,是如何在不谙世事的岁月里,编织不真实的梦。

在《我去 2000 年》里,我最喜欢的是《在希望的田野上》和《旅途》。演唱会上,朴树唱了两次《旅途》。现在看来,将人生比作旅途简直不算什么高深具有美感的比喻,甚至俗气。可是对于那个十几岁高考前都没出过省的我来说,这简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隐喻,当我坐上北上的列车去往北京读大学的那一刻,我耳机里播放的是《旅途》,而我的人生自那之后,就不断的辗转奔忙,似乎看不到停下来的那一刻。

「我们路过幸福,路过痛苦,路过一个女人的温暖和眼泪,路过生命中漫无止境的寒冷和孤独。」

北风将从今夜开始吹起 / 看这就是让我迷失的那座城市

——《九月》

《我去 2000 年》于 2003 年再版,增加了两首歌。其中一首就是《九月》。九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漫长的暑假度过之后开学的日子,对于我来说,就是非常不情愿的从家返回北京的日子。最近总是有机会让我陷入回忆,事实上我也是,我都甚至很难想起来不开心的大学岁月。但是每次想起来,又是那么的真实,仿佛就是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不曾散去。然而每每陷入当下的生活,又总觉得那是上辈子的梦,又为何做得如此辛苦。

大学期间也在不断 repeat 这张再版的《我去 2000 年》。那时候我有一张蓝色的 SONY CD 机,随身会携带喜欢的 CD,这一张也是必备。

我曾经认为自己薄情寡性,对于人与事总是淡漠,仿佛每过一个阶段就彻底跳出,将一切抛诸脑后与自己毫无关联。所以硕士毕业我扔了一切想都没想就跑去广州了。之后的人生似乎总在飞行,总在认识新的朋友和新的世界,但心里总有牵引。我那时候有一台经典的 SONY MP4,价格不菲,重回北京,当飞机在北京上空盘旋,途径大望路万达时不小心 shuffle 到了《九月》,一听到「这就是让我迷失的那座城市」时我就泪目起来。很多人生是失去后才能意识到的,与一座城市的情缘也是如此,它不仅记录着你年轻的容颜,还有你在这座城市成功和失败、爱和被爱,那些城市脉络里深刻的印记,便是我们自己。也大约是从那之后,我的人生总在与过去牵绊,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并非薄情寡性,只是年少时不懂幸福和不懂失去,凭着想象力便赴往了,年岁大了点才明白,原来每一步都是万劫不复,哪里有回头路可以走。

时光真疯狂 / 我一路执迷与匆忙

——《且听风吟》

2003年底,朴树推出了自己的第二张个人专辑《生如夏花》。我记得特别清楚,为了能第一时间听到,我在第一时间坐地铁赶到西单图书大厦,回程的地铁一直听,听完又生气又愤怒。觉得朴树怎么能这样,完全跟《我去 2000 年》不一样嘛。

那是一个懂得快乐的朴树了。我并不知道那些淡然有多少刻意为之。听《她在睡梦中》会听得特别爱那个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曲子,这样的歌词吧。「可是为爱我而来,人世间,穿过那茫茫的人海,睡在我身旁」。这一句也是演唱会时让我鼻酸的地方。

当然我最爱的还是《且听风吟》。人生中非常偶然的时机可以体会到那种淡然、满足的心境,然而并不多。

演唱会上,朴树唱完所有的歌,还有 20 分钟才结束,他在台上显得非常尴尬。然后就语不成句的说了几句话,之后就直接将一些歌重新唱一遍了。可以感觉到他并不太愿意唱《我去 2000 年》里的作品,他更愿意唱现在的《平凡之路》、《在木星》、《好好地》。他说他现在很难过,因为他的父母已经很老了,甚至他养的狗狗也已经很老了,但尽管如此仍旧可以看到他现在安稳而幸福。少年时期忧郁、凌厉、愤世嫉俗,敏锐的捕捉同时让自己内伤至骨髓;现在看起来主流、大条、幸福,但这是一个中年的朴树,他终于到了现在的生活,我甚至为他开心,也但愿自己有一天也可以。

高中时最好的朋友,那时候听朴树、魔岩、谢天笑、唐朝、涅槃,临高考还在组乐队,弹吉他弹到流血,是我的「文艺世界」领路人。现在为人夫、为人父、大医院的大夫、秃顶。演唱会进行中,我将朴树现场的照片发给他,事实上我们也是最近才加了彼此微信。他犹豫半天问我,这是谁啊?我有点得意的笑了笑,回复他是朴树。他也没多说,不怀念过去煽情或者抱怨,只说,「哦,他最近那首歌,挺好的。」

他说的应该是《好好地》。我没有再回复,只是走了下神,听朴树的《我去 2000 年》到《生如夏花》到最近的《平凡之路》、《好好地》似乎就是在暗示一个男人的成长历程,然而我们并不后悔所有曾经忧郁的、愤怒的、失望的、流泪的那些青春,反而庆幸经历过。

从此不知,「谁赏江上明月 / 谁听江声浩荡」。